2025年前三季度,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电子”)实现营收增速43.09%、利润增长115.31%,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陕西力量”。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陕西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和我国重要的高新电子装备科研生产基地,陕西电子承担了上百项国家重大工程,其研制的多型装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力量。同时,陕西电子深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物联网与传感器等重点产业链,成为全省“链主”企业。
陕西电子长岭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刚强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深入推进“6+1”产业布局和“a+b+N”产品战略,主要指标均达预期。2025年6月,长岭电气成功推动长岭科技与烽火电子重组上市,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并借助专业化整合,为三家公司注入大额资金支持。
“十五五”期间,陕西电子长岭电气将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契机,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推动产业升级,为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陕西电子还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信创制造基地,年产信创PC和服务器180万台,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构建坚实算力底座。此外,陕西电子主导建设的西北首条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将于年内全面建成,良品率预计达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
陕西电子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起以1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67个省级创新平台为牵引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2025年,陕西电子研发投入强度达省属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连续三年获稳增长贡献奖。
“十四五”期间,陕西电子创新成果产业化率突破80%,相当于每10项专利就有8项转化为市场产品。
陕西电子华达公司董事长范军卫介绍,企业主要从事电连接器及互连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务、航空航天、通讯等领域。目前,公司正加大民品产业布局,并开拓有源及无源微波产业赛道,在光电模块、高速连接器等领域加速突破,产品可应用于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
目前,陕西电子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户、国务院“科改示范企业”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余户。
其中,15家“专精特新”企业矩阵覆盖电子浆料、消防物联网等十余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均居前三。
随着8英寸芯片生产线即将投产、信创设备批量下线,陕西电子正以“敢超”文化为养分,在秦川大地上继续书写科技大树的新年轮。其稳增长的密码,既在年轮里,更在年轮外——那是以创新为基因,以产业报国为使命的永恒生长。
本报记者 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