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助学金现场。
每年8月,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千家万户时,总有一些家庭在喜悦之余,为学费忧心忡忡。为此,陕西省、市、县区慈善会联合教育部门、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发起的“慈善助学”项目,为他们送去助学金。据了解,今年开学季期间,陕西省、市、县区慈善会“慈善助学”项目助力16466名学子圆大学梦,共发放助学金4959.36万元。
今年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的小王,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家庭重担早早压在这个少年的肩上,当他为大学学费一筹莫展时,“慈善助学”项目为他带来转机。像小王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来自安康的新生小李,一家五口仅靠父亲在外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在收到西北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在欣喜之余陷入沉默。所幸“慈善助学”项目及时伸出援手,让小李能够如期报到入学。
“慈善助学”项目不仅提供经济支持,还建立长期跟踪机制。获得资助的学生将进入人才数据库,慈善组织定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必要时继续提供帮助。许多往届受助学生现已完成学业,并用善举反哺社会,形成良好的爱心循环。
省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慈善助学”项目也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响应。省慈善协会印发《陕西省慈善协会关于印发(2025年应届大学新生助学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全省各市县区慈善会精准对接受助对象。数据显示,榆林市为“慈善助学”项目发放超1687.93万元助学金,共资助3952名大学新生。华山论剑西凤酒、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象集团等企业,也向陕西大学新生予以资助。
同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向家乡镇安捐赠10万元,资助100名高中生;杨凌退休老人张昌生与好友杜俊飞、刘晓社等三人资助13名大学生,为他们每人提供3000元-5000元的助学金。
据了解,“慈善助学”项目经过多年实施,已形成完善的申请、审核和发放机制。通过学校推荐、实地走访和多级审核,确保助学金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学生。资金来源于企业捐赠和个人爱心捐款,每一笔支出都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已累计资助超31万名学子,资助总额达8.76亿元。这些学子中,许多人已完成学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有相当一批受助学子参加工作后加入到慈善助学行列,形成持续的慈善助学爱心接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