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0日
文明乡风润子洲

夜幕下的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镇水浇湾村,农家院落灯火通明。说书人吴芳明拨动三弦,甩板轻响,“高价彩礼是旧思想,幸福生活自己创”的唱腔划破夜空,乡亲们围坐倾听,听得入神,阵阵掌声在院落里回荡。这是子洲县“非遗说书倡新风”活动的日常场景,陕北说书正以鲜活的姿态,化身移风易俗的“传声筒”与“新风尚”。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2022年起,子洲县将其与移风易俗工作深度融合:一方面积极挖掘和培养说书人才,组织资深艺人深入村镇基层采风,把高价彩礼、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群众关心的话题,精心编成《移风易俗进万家》《新风赞》等40余部贴近生活的新书目;另一方面以“师带徒”“进校园”等方式培育青年传承人,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在此基础上,县里组建“移风易俗说书志愿服务队”,老艺人带新学员走村入户开展巡回演出,让老艺术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三川口镇村民曹莉听了服务队演绎的《新风赞》中彩礼拆散年轻恋人的真实故事后深受触动。女儿出嫁时,她不仅只收象征性彩礼,还将礼金全额返还,作为小家庭的创业启动资金,成了十里八乡传颂的文明榜样。

为吸引新观众,子洲县创新探索表演形式,在传统单人说唱基础上推出双人对唱、多人合唱等新形式,还借助“子洲融媒”及抖音、快手平台,将现场演出剪辑成短视频推送。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展主题演出180余场,实现所有村镇社区全覆盖,直接受众超5.8万人次;2025年以来,已发布相关短视频18个,全网浏览量突破28万次,让文明新风传得更远。

如今,子洲县“低彩礼、零彩礼”或全额返彩礼的文明案例已达数百例,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非遗+文明实践”融合模式,让陕北说书这支“老曲”不断弹出更多贴合时代的“新调”,让文明新风浸润黄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本报记者 韩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