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2日
送乡亲进果园 运鲜菜入城区
车轮上的乡村振兴

“这趟车准点到千阳果园,晚了就赶不上早班采摘了!”10月15日清晨6时,宝鸡陇县温水镇田家河村的梁爱琳,麻利地将水壶、手套塞进布包,跟着乡亲们登上印着“果园定制公交” 的新能源汽车。

车窗外天刚蒙蒙亮,车厢里却满是笑声 ,这条跨县公交,让她不用再为 “务工”和“顾家”犯难。

梁爱琳的困境曾是两地人的心病。苹果产业是千阳县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每到采摘季,果业企业就面临着大量集中用工的难题。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公司副总经理郭健为此没少费心。

“以前派3个人去陇县招人,来回油费、住宿费花不少,还常招不满,熟透的苹果挂在树上,眼睁睁看着落果。”郭健无奈地说。另一边,在陇县像梁爱琳这样的村民也犯愁:“出去打工顾不上家中的老人和上学的娃,留在村里只能守着薄田,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

群众有需求,政府有行动。千阳县交通局联合陇县交通局,跑遍 20 多个镇村勘察线路,最终开通 7 条跨县定制公交。从8月初开始,每天清晨 6时,10 辆新能源汽车从陇县各镇村发车,不到 1 小时就抵达千阳果园。傍晚 6 时,再把务工人员安全送回家。“现在每月能挣 4000 多块,下午到家还能给婆婆做饭、照顾娃写作业。”梁爱琳笑着说。

“我们每日根据用工时段,合理设定经营时间和运营班次,确保务工人员安全便捷往返。”千阳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剑锋介绍。

千阳运输公司经理张常青告诉记者,这条线路日均运送 500 多人,累计已送 5万多人次务工,苹果采收期时间损耗率直降 20%。

一辆公交专线,能给城乡带来什么改变? 安康“菜篮专线”也给出了温暖的答案。

汉滨区大树岭村 71 岁的王世福对于“菜篮专线”感受颇深。“坐公交,可比过去强多了。”他仔细回忆。印象里,骑自行车去卖菜太颠簸,有时菜掉在地上,卖相就不好了。拉架子车还行,但是太重了,费力气。“都没公交车好,一趟就能把五六十斤菜稳稳送进城。”

“以前挤不上最早的公交,即使勉强挤上也没有地方落脚”“自家的菜运不出去白费力气”……这是多数菜农遇到的“卖菜难”窘境。如今,这些窘境逐渐被破局。

专车政策落地运行,“直接从家门口坐到城区农贸市场附近”的便利,“赶上清晨市场的第一波销售高峰”的欣喜,“去得早也就卖得快”的从容,使成本花费大幅减少,实实在在地让王世福这样的菜农不断提高卖菜的利润空间。

从宝鸡的 “果园公交” 到安康的 “菜篮专线”,这些穿梭在乡村的公交车,正是陕西省 “四好农村路” 建设成果带来的便利。它们让务工者 “出得去”、农产品 “运得快”,也让游客“进得来”。“十四五”期间陕西全面推行实施“路长制”,县乡村三级路长达到2.2万人,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完善。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筹措体系,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养护水平逐步提升。省通村客运班线稳定在2315条,通村客车8297辆,100%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客车通邮,农村地区运输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本报记者 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