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6日,“第四届西部电影周”在西安举行。活动围绕“发展影视文化新质生产力”核心目标,设置“虚实无界 智影共生——AI&XR电影技术创新大会”“陕影星河计划——2025年优秀电影剧本推介会”等12项重点活动,通过“内容孵化+科技赋能”,为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构建全新生态。
20部优秀作品入围“陕影星河计划”
10月21日,“陕影星河计划——2025年优秀电影剧本推介会”在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举办。
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中国西部电影摇篮,兼具厚重历史底蕴与鲜活现实题材,“陕影星河计划”聚焦“一剧之本”,通过系统化培育机制为优秀剧本提供展示与孵化平台,探索从创意到落地的完整路径,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贡献陕西力量。入围创作者将进入中国西部电影人才孵化基地赋能体系,基地将依托资源提供从创意孵化、剧本打磨到制片支持、市场对接的全程护航,助力实现“从笔端到银幕”的转化 。
据介绍,今年7月,该计划面向全国发起剧本征集,累计收到800多部涵盖革命历史、科幻悬疑、人文剧情等题材的作品。历经2个月评审,20部优秀剧本入围终评,入围作品呈现多元格局与时代气息,超半数聚焦陕西本土题材,评审全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并建立规范的评审和回避机制 。现场,终审评委从故事特色、创作理念、市场前景等维度点评,并举行了四轮颁奖,《坚果壳》《过五关》《剪花娘子》《K165》等20部入围剧本分获入围证书。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设置多项创新举措:引入“影谱·汉语电影AI辅助创作平台”,从剧本评估、深度修改到自动生成故事板视觉提供全方位辅助;首次设立“创作提升”环节,邀请业内专家对终评剧本进行一对一指导;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优秀作品提供创作奖励和资金支持,纳入陕西电影创作绿色通道,在项目推介、资金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多项AI&XR电影硬核成果落地西安
10月22日,“虚实无界 智影共生——AI&XR电影技术创新大会”汇聚行业核心力量。
大会现场落地三大核心成果:历经两年多研发的“影谱·汉语电影AI辅助创作平台”正式上线,覆盖编剧、导演、制片全创作场景,后续将联合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共建汉语电影AI数据基础设施,并与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打造“AI+电影教育”新模式,培育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全国首个虚拟现实电影权威认证机构“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与聚焦全产业链创新的“西安市XR产业创新中心”同步揭牌,前者承担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检测认证职能,后者将助力西安构建特色XR产业集群;“西影无界影院系统”首次亮相,其“坐观式”座椅可平衡导演叙事把控权与观众沉浸式体验,180克轻量化头显实现双目8K观感并提升观影时长,搭配TMS智能播控系统,为虚拟现实电影提供“西影方案”。
为推进虚拟现实电影生态链建设,西影集团与相关单位签约,围绕四大维度展开合作:在人才培养上,与北京电影学院、欧亚学院共建全链条培育体系;在内容创作上,联合中国电子云等企业共享资源;在技术支撑上,携手上海小派科技、西安比亚迪等构建技术底座;在金融赋能上,与长安汇通等探索股权投资模式。
同时,西影以“一椅一影院”的无界XR影院形态为核心,联合长影集团、峨影集团、之江时代院线等多家机构,推动其在传统影院、家庭娱乐、商业综合体、文旅项目等场景落地,探索虚拟现实电影商业化、规模化发展路径。
传承与创新双向赋能
据悉,本届电影周期间,还将开展多项特色活动,实现“传承经典”与“创新表达”的双线并行:13部虚拟现实电影集中展映,带领观众体验沉浸式视听;“未来视听艺术体验展”融合AI与XR前沿成果,打造电影科技探索现场;金鸡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西影春光青年电影展展映30部入围短片,激发青年创作活力;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冰山上的来客》等经典影片通过6天主题展映,系统回顾百年光影历程,传承电影艺术的时代精神。
本报记者 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