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学生记者”采访农高会参展商。
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当日,杨凌高新第五小学的60名“三秦学生记者”身着醒目的“红马甲”,满怀好奇与憧憬,踏上了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奇妙旅程。这是该校连续第七年走进农高会,也是一次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生动实践。
10月25日13时,杨凌高新第五小学“三秦学生记者”采访团出发前举行了启动仪式,该校副校长丁旭在启动仪式上说:“这项活动成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让孩子们在杨凌这片农业沃土上增长见识、启迪智慧。”他鼓励“三秦学生记者”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用行动力去求证,认真记录每一处农业新知,寻找每一个科技亮点。
当日14时,60名“三秦学生记者”兵分两路,分别走进农高会主展馆和田间展馆,开启了一场现代农业科技的探秘之旅。在C展馆,我省农业高科技成果琳琅满目,从智能育种到节水灌溉,从绿色农药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让人目不暇接。“三秦学生记者”仿佛穿越到了“陕西农业科技长廊”。六年级(1)班的康桐瑞兴奋地说:“原来我们吃的苹果、猕猴桃背后还有这么多科研故事,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在D展馆,无人机植保、智能温室、农业大数据平台集中亮相。一个个“高大上”的科技成果让“三秦学生记者”不时发出惊叹。走进田间展馆,智慧农业创新园里的农业机器人、水肥一体化系统更是让“三秦学生记者”大开眼界。五年级(4)班的康竣杰对无土栽培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他感慨地说:“这次农高会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我要好好学科学,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农高会的采访活动特别增设了“亲子组”。学校邀请了20余位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在展馆内,家长和孩子们一道见证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在田埂间,他们共同体悟耕种劳作的智慧。五年级(1)班吉梁安娜的家长梁女士兴奋地说:“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采访与沟通能力。作为家长非常开心,特别感谢学校能组织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夕阳西下,收获满满的“三秦学生记者”踏上归途。他们的采访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所见所闻,相机里定格着现代农业的精彩瞬间。六年级(8)班的王昱淇激动地说:“作为‘三秦学生记者’,我第一次走进农高会采访,就被新奇的农业设备、农业高科技成果所吸引。未来,我想做农科人,为农业新未来出力!”
此次农高会实践活动,不仅让“三秦学生记者”近距离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与梦想的种子。该校德育主任罗琼说:“这次实践活动,始终以‘校家社协同育新人’为核心。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更好更自然地融入实践里,让家校育人工作更接地气。”
王顺 本报记者 雒骋宇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