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6日
西安考古首次发现唐代塔墓

M144墓室南壁及夯土基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 王娇莉 见习记者 张桢璐 宋可青)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西安市灞桥区张家坡墓地考古成果。此次发掘历时5个月,清理古代遗迹566处,出土文物1169件(组),涵盖战国至清代多个时期。其中,西安地区首次经科学考古发掘发现的唐代塔墓最为引人注目,其独特形制与珍贵刻经碑,为研究佛教中国化及唐代宗教文化融合提供了重磅实物资料。

张家坡墓地位于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2025年5月至10月,为配合土地储备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团队开展抢救性发掘,清理出战国墓葬309座、车马坑1座,唐代墓葬214座,及少量汉、隋、宋、清代墓葬和灰坑。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完整呈现了西安东郊地区战国至清代的丧葬文化序列。

本次发掘中,唐代墓葬群极具研究价值,其中编号M144的墓葬虽遭盗扰,却因独特属性被证实为唐代塔墓,系西安地区首次科学考古确认的此类墓葬。

据介绍,M144墓葬方向96°,残存长度8.10米,结构保存较完整。墓道位于东部,呈“口大底小”的长方形,内设2级规整台阶,台阶下斜坡道连接甬道,甬道采用三排方砖错缝平铺,工艺精细。墓室为核心区域,呈略带弧度的方形,墓壁以青砖“丁”字形砌筑,体现唐代成熟砖石工艺。

尤为关键的是,墓室周围发现夯土基址,基址中出土一块刻有唐代不空法师译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的石碑,填补了西安地区唐代佛教刻经碑考古空白。经对比,M144的营建过程、形制、塔基尺寸及刻经碑等特征,与河南登封法王寺二号塔地宫高度相似,据此确认其为唐代塔墓。

M144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唐代丧葬制度研究资料,更为佛教本土化进程提供了关键实物证据;出土的刻经碑,对考证《佛顶尊胜陀罗尼》传播路径及勘正《大藏经》咒文记载,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