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三秦学生记者·聚焦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8日
“三秦学生记者”在路上 做好思政课大文章

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三秦学生记者”在延安开启思政课之旅。本报记者 陈飞波 摄

2025年4月28日至29日,全省首趟由西安开往延安的学生专列启程。 本报记者 陈飞波 摄

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的“三秦学生记者团”授课现场。 王顺 摄

11月7日,第六个“三秦学生记者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培华学院举行,自2020年这一品牌活动创设以来,已成为陕西省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亮丽名片。六年多来,在社会各界、学校与家长的广泛支持下,“三秦学生记者”走出校园,走进工厂,深入田间,从校园小课堂迈入社会大课堂,为思政课教学和社会实践探索出了全新的“打开方式”。一系列思政课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落地有声。

2019年5月8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陕西日报社与团省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开展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组建成立了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于三秦都市报社。六年来,累计出版《三秦学生记者》专刊近300期,刊发版面1200余块,发表新闻稿件5000余篇。全省“三秦学生记者”注册人数超过15万人;培训思政课骨干教师1000余名;创建232所“试点学校”和19所“示范学校”;授牌或认证四大主题、50多个采访线路与实践基地;编撰出版思政读本5册……一串串数字,印证着“三秦学生记者”的坚实足迹。

专刊引领 搭建传播桥梁 传递教育声音

作为“三秦学生记者”品牌展示的重要载体,《三秦学生记者》专刊持续刊发最新政策信息,报道校园动态,宣传教育理念,策划行业热点报道。与此同时,“三秦学生记者”视频号已累计发布教育相关新闻近千条,进一步拓展了传播渠道。六年来,专刊以主流媒体的视角与力量,积极助力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发热烈反响,持续提升“三秦学生记者”的品牌影响力与社会认知度。

组委会办公室构建了百余名编辑、记者、高校学者、行业专家组成的“师资库”,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思政主题和业务培训之路。

近一年来,组委会办公室先后在阎良成功举办陕西思政课骨干教师暨通讯员新闻业务高级研修班,推动主流媒体与各级学校深度融合,共同讲好陕西教育故事。还与铁路物流集团合作开展党支部书记及党务人员培训班,政企教育合作持续深化。

实践活动 知行合一 立德树人

为落实组委会关于“三秦学生记者”“立足陕西、示范全国”的工作要求,组委会办公室系统规划,在全省大中小学及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不论是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还是自然教育,均突出“思政融合”的鲜明底色。

2025年以来,围绕思政大课堂主题,组委会办公室设计了涵盖历史、文化、科技、生态等多领域的社会实践内容,注重实践性与教育性统一。

“三秦学生记者”专列作为一项标志性活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2025年4月28日至29日,全省首趟由西安开往延安的学生专列启程。组委会办公室联合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组织近千名师生乘坐专列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在“四八”烈士陵园举行缅怀仪式,聆听革命故事,并现场举行了特殊的共青团入团仪式。整个活动安排紧凑有序、内涵深刻。

发展“三秦学生记者团”也是重点工作之一。为此,组委会办公室优化授课师资与内容,组建经验丰富的一线记者、编辑担纲指导和授课,课程设计更贴合“三秦学生记者”实际要求。

六年来,“三秦学生记者”运营和发展模式已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组委会办公室将每年 11 月 7 日设立为“三秦学生记者节”,在全国具有示范性。

青春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2025年,“三秦学生记者”正以蓬勃之姿、昂扬之态,行进在思政育人的广阔道路上。六载深耕,从纸端到云端,从课堂到山河,“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更成为全省大中小学生涵养家国情怀、砥砺青春理想的生动课堂。未来,“三秦学生记者”将继续扎根三秦大地,紧扣时代脉搏,挖掘陕西好素材、讲述陕西好故事、传播陕西好声音,做深做实思政课社会实践大文章,持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马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