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路(丰庆路)与沣惠南路交叉口位于西二环快速路高架交通与地面交通转换点,流量时变显著、交通流线复杂,一度是西安二环路上的一处复杂堵点。随着西安地铁8号(环)线的开通,附近路边施工情况的变化,今年下半年,西安公安交管部门对现场交通组织进行了再次精细优化。11月10日,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车流量大、变道情况复杂,受施工影响,下桥车流和地面车流一交织,就容易堵死。”常走昆明路(丰庆路)与沣惠南路交叉口的出租车司机王迪对记者说。据了解,未改造前,高峰时段西二环下桥车辆常排队超过高架主线,不仅让高架“快不起来”,还导致地面路口北进口成为瓶颈,南进口排队溢出问题也频繁发生。更棘手的是,沣惠南路由北向西右转车辆需跨越多车道,与西二环直行车流冲突不断,剐蹭事故时有发生。
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民警唐田介绍,在“智慧调控”方面,这个路口四个方向及西二环主线均新增了相控雷达,实现车流量全方位实时监测,通过单点自适应控制动态调整信号灯相位。当匝道排队较满或高架主线拥堵时,系统会自动缩减东西方向绿灯时间,优先保障北向南匝道车流疏散;若南向北出口出现排队溢出,立即切换至消散相位,避免路口“堵死”。
为解决快慢交通冲突,交管部门对北进口车道功能重新规划:将自东向西第2 车道调整为右转专用车道,并配套增设右转专用相位,同时在2、3号车道间加装硬质隔离护栏,彻底隔绝沣惠南路右转车流与西二环直行车流的相互干扰。
此外,路口还实施了精细化标志标线改造,北进口车道按“直+右+直+直+直右”布局,施划1-5号车道数字编号与地面指示文字,并通过导向线引导车辆避开地铁风亭施工区域;同时增设“车道级”信号灯,根据5条车道的实时拥堵情况精准放行,让每一条车道的通行效率都能最大化。
治理措施实施后,缓堵效果明显。数据显示,早高峰期间路口整体拥堵时长下降23%,北进口排队长度减少34%,西二环下桥匝道拥堵时长下降27%。受益于匝道排队长度缩短,西二环主线早高峰最大拥堵时长下降28%,高架与地面交通的“衔接梗阻”彻底打通。
随着右转车流与直行车流的物理隔离、车道行驶秩序的规范,该路口因变道引发的剐蹭事故发生率下降超60%,实现了“通行效率”与“交通安全”的双重提升。
本报记者 李佳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