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三秦学生记者·校园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1日
以学科专业调整赋能产业需求
西安理工大学13个新机构揭牌

本报讯 (记者 陈飞波)11月8日,由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该校曲江校区举行。会上,西安理工大学集中揭牌了本科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知行学院)、人工智能交叉现代产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机械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生态环境与化工学院、光电科学与智能仪器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及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13个新机构。据悉,这是该校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结构性机构重塑,以学科专业调整赋能产业需求,彰显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主动担当。此次调整覆盖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学院架构、资源配置及管理模式等多个维度。

新揭牌的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产教融合的标杆载体,整合了校内外280余个实践基地资源,创新采用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深度践行陕西高教强省建设中“构建企业主导、高校策源的产教融合新机制”的任务要求。

推进会现场,西安理工大学与36家企业签署共建协议,明确硕士研究生每年在企业项目沉浸期不少于6个月,博士研究生沉浸期不少于8个月,通过“做中学、研中创”理念构建校企“四共四通”机制——即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实现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这一模式聚焦培养具备家国情怀、技术创新能力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陕西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提供人才支撑,延续了该校长期以来“校地协同强链赋能”的实践传统,与陕西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目标高度契合。

会上,西安理工大学还牵头组建了“陕西省铝镁钼深加工重点产业链和学科链协同创新联盟”,聚焦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等核心任务,这一举措标志着该领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会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政校协同,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为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和坚实人才保障。

西安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推进会的举办与新机构揭牌,是西安理工大学落实教育强省建设“龙头工程”要求的务实举措。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陕西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展现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