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火锅店人气旺。 本报记者 任荣 摄
立冬过后,寒意渐浓。在西安,大葱、萝卜、白菜、牛羊肉、火锅料等冬令食材成为市场主角。餐饮企业纷纷结合季节特色调整菜单,推出各类优惠活动。
暖身食材热销
11月12日上午,雁塔区春临二路便民市场一楼蔬菜区人声嘈杂。摊主柳小艳戴着手套,忙着给顾客称重、打包、收款,双手几乎没停过。摊位上整齐摆放着青萝卜、白萝卜、莲藕、冬瓜等近60种蔬菜,新鲜的食材带着泥土的气息。柳小艳介绍,这些蔬菜里既有性价比高的传统品种,也有网红热销品种。
在相邻的摊位前,市民黄阿姨正仔细挑着鲜嫩的韭菜,脸上带着笑意:“北方人冬天就爱吃饺子,萝卜、韭菜、芹菜最受欢迎,全家围在一起剁馅、包饺子,热热闹闹的。”她的购物袋里已经装了满满当当的蔬菜和肉,“趁着天气不太冷,多买点存着,无论是包饺子还是炖菜都方便。”
正在选购羊肉卷的市民张先生说:“买点羊肉卷回家涮火锅,老人孩子都爱吃,暖身又滋补。”市场管理员介绍,近一周蔬菜区、肉类区及火锅料区的客流较前期增长明显,部分热门摊位的销售额环比提升20%以上,周末的客流量更是平日的1.5倍。
线上消费也在同步增长。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西安火锅类食材订单同比增长近20%,其中自煮火锅、牛羊肉卷、速冻饺子、火锅底料成为冬令热门食材,不少市民选择线上下单、配送到家,省去了线下采购的奔波。
餐饮市场人气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安交通大学南门附近的老版火锅店里热气腾腾,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店内座无虚席,顾客们围坐在冒着热气的锅边,一边涮着食材一边谈笑风生,暖意弥漫在每个角落。据该店经理徐先生介绍,入冬以来,店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21%。
连锁品牌海底捞也在冬季迎来消费高峰,针对需求推出优惠活动,同时上线酸菜白肉锅、羊蝎子锅等新品,搭配暖心小食和热饮,受到众多食客欢迎。店员介绍,晚间时段的翻台率明显提升,家庭聚餐和朋友小聚的订单占比超过七成。
传统老字号餐馆同样人气爆棚。在新城区的皇城壹品店内,清炖横山羊肉、白果猪肚鸡、鲜鱼汤等“暖胃菜”销量是平日的三倍,外卖订单占比超四成。正在用餐的李女士表示:“吃羊肉能暖身驱寒,这家店的清炖羊肉肉质鲜嫩、汤汁浓郁,我们每年冬天都会来吃几次。”
为满足市民需求,餐饮企业纷纷结合季节特色调整菜单,推出暖心套餐和优惠活动,进一步带动餐饮市场升温。
食材运输量明显增加
餐饮消费的升温,也带动了食材供应链。在陕西四季共享食品有限公司的冷库里,各类食材摆放整齐,经理严志伟正一边接电话一边整理冰柜内的牛羊肉卷和火锅底料,电话那头不断传来客户的补货需求。“10月底降温后,火锅料、肥牛卷、鱼丸、蘸料等产品的销量明显增长,尤其是羊肉卷最畅销,订单量比平时增加了三成多,我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备货、发货。”他说。
相关数据同样显示出这一消费趋势。锅圈供应链公司截至11月8日会员数突破6000万人,预付卡金额达5.9亿元,同比增长27%。11月初,火锅食材订单量激增,其中肉卷销量增长76%,电火锅等烹饪器具的销量也随之上升。
为保障市场供应,多家食材供应商加强了与产地的对接,优化物流配送流程。在西安一家农产品物流中心,每天都有大量新鲜蔬菜、肉类、火锅料等食材从各地运抵,经过分拣、加工后送往全市的菜场、商超和餐饮门店。据物流工作人员介绍,入冬后食材的运输量明显增加,他们通过调整运输路线、增加配送车辆等方式,确保食材新鲜及时送达,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火锅消费的火爆、老字号热销菜的受欢迎、家庭聚餐的增多以及线上订单的增长,共同形成了西安冬日消费的活跃面貌。
本报记者 朱娜娜 任荣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