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8日
智慧监管助“钢铁驼队”提速增效

11月17日,西安综合保税区内,一辆辆满载出口货物的集装箱货车,正通过“一票多车”模式快速分拨。过去必须凑齐所有集装箱才能过卡,如今哪怕只有1个箱子也能通行,实现了货车“随到随走”。这一变化源于西安车站海关实施的“一票多车”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整报、整出、整入”的限制,累计为企业减少货物滞留成本近六成。

在西安车站海关监控指挥中心,物流监管平台上的数据实时跳动。“点击出口货物查询,报关单号、集装箱号及每箱货物对应的报关单信息一目了然。”西安车站海关监管科科长侯海洋介绍,智慧监管实现了从“小时级”到“分钟级”的跨越。系统通过AI识别技术,实现各节点数据全时段自动比对,将审批环节用时从平均4小时大幅压缩至5分钟,查验准备时间也缩短了一半。

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实现了“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抵港直装”。以往,货物需先运入保税区暂存,再转运至车站装箱,仅仓储和短途运输就耗时2天。如今,货物出区时间被压缩在2小时内。出口通关时间从1.6小时减至48分钟,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约3000万元物流成本。

在西安铁路口岸出口集拼中心,一批来自长三角的电子零件正通过“先查验、后装箱”快速通关。原来在口岸拆箱查验,复杂货物得拆4小时;现在装箱前就查完,避免了拆箱损耗,整体通关时间节省了2至3天。

西安国际港站已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万列的车站,开行总量超过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1/4。西安车站海关创新服务方式,开辟通关服务“直通车”,设立“绿色通道”,为出口企业提供快速响应的通关服务,成立7×24小时通关保障专班,“全天候”保障货物高效通关。

本报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