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介绍医保政策。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本报讯(记者 朱娜娜)11月17日,陕西日报社“服务群众 同心同行”社区行之“冬日情长 ‘医’路相伴”活动在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金地·西沣公元广场举行。在陕西省医疗保障局的指导下,西安市雁塔区医疗保障局的医保服务点凭借贴合民生的政策解读与贴心服务,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吸引许多居民驻足咨询。
“我是山东人,来西安帮儿女带孩子,外省医保在这儿能用吗?”65岁的邹叶老人刚走到医保服务点,就急切地向工作人员道出困惑。工作人员立刻细致回应:“您只需开通‘异地备案’,按提示填写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备案类型等信息,上传身份证或居住证,提交后自动审核、即时生效,异地就医结算一点都不麻烦。”清晰的指引让老人豁然开朗,老人连连为工作人员的耐心解答点赞。
当前正值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关键期,为让政策红利精准触达群众,我省各级医保部门联合街办工作人员主动下沉社区,西安市雁塔区医保局以“面对面”交流的接地气方式,传递参保缴费政策与医保服务信息。“不少居民对今年的缴费标准、缴费渠道,以及门诊、住院报销比例、慢性病报销等待遇细节不太清楚,我们就是要把服务送到家门口,让大家明明白白参保,便捷享受保障。”西安市雁塔区医保局骆育介绍。
活动现场,骆育和同事向居民发放《致雁塔区居民的一封信》,针对高频咨询问题展开集中解答: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集中缴费期为10月至12月25日;参保对象涵盖西安市城乡居民户籍人员以及取得西安居住证但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外来人员;线上缴费流程简便,老年人等操作不便者可寻求社区帮助。同时,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读参保后的各项待遇,让居民直观了解医保的“保障力度”。
骆育表示,街办社区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此次“进社区”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了解到了医保政策,非常接地气。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