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荣)11月26日,陕西省委金融办会同陕西证监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印发《关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构建‘三项改革’赋能上市培育机制,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完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等6个方面,出台16条具体措施。
为加强省级上市后备企业的动态管理和培育服务,我省将对“三项改革”成果孵化科技型企业上市开展梯度培育,将有潜力的科技企业纳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每年遴选发布、动态调整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500家以上,精选50家A档、符合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型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重点培育。
措施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关键领域,分层分类做好跟踪辅导,引导企业到合适板块上市,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企业到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推动符合条件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申报科创板成长层,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到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赴港交所等境外上市,支持优质A股上市公司以“A+H”股形式在港交所实现二次上市。
同时深入实施“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积极申报新三板挂牌。
依托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100亿元省级科创母基金作用,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重点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支持秦创原创投公司打造为省级科技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发挥科技金融“五项机制”改革试验田作用,形成省级科技金融平台示范。
支持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设备研发和产业链补链强链,引导民营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支持上市公司有效开展并购重组,建立并购项目对接工作机制,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创新集群,推动更多硬科技项目向上市公司集聚,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围绕主业开展资源整合,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实现整体上市。重点推动主业不突出、经营效益差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恢复再融资能力,依托资本市场做优做大做强。
引导上市公司完善常态化分红、股份回购等投资者回报机制,强化投资价值约束。推动行业机构加强投行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建设,积极培育良好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切实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和满意度。合力推进证券领域更多适用代表人诉讼,引导市场主体运用先行赔付、调解等方式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