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堂上,学员们目光专注,认真听讲。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本报讯(记者 石喻涵)11月27日,三秦都市报社全省通讯员培训班圆满结业。为期3天的培训中,来自全省各行业的近百名通讯员通过新闻采写、新媒体运用、AI制作等实战培训,为提升基层宣传工作质效注入新动能。
结业仪式前,两场干货满满的授课为学员们带来专业指引。三秦网副总编辑张宸豪以《轻松玩转动画,从挑设备到剪视频,无人机也能快速上手》为题,聚焦新媒体内容创作实操技巧。他表示,短视频创作应做到画面连贯、信息清晰、节奏顺畅,重视“黄金3秒”对吸引受众的重要性。针对无人机操作,张宸豪特别提醒,飞行时需保持可视范围,避障功能不是万能的,降落前要确保安全。
新华社高级记者梁爱平结合自身采写经历,强调新闻创作要“讲述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注重细节描写。同时他提醒,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分享,既是内容传递,更是个人形象、态度与情感的展示。
参训通讯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务实、针对性强,既夯实了理论基础,又提升了实操能力,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基层宣传工作中,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这次培训紧贴时代,课程扎实,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意识到通讯员不仅要会写稿,更要成为懂传播、会技术的多面手。”陕煤运销集团建宏公司杨倩雯表示,会将此次的收获带回工作岗位,用心实践,积极分享,继续努力讲好基层故事。
“作为一名能源行业从业者,我更明白了新媒体的写作和传播价值。”榆能榆神热电有限公司李慧敏表示,“我将结合能源行业的特点,在传播中总结经验,讲好能源保供一线工人的故事,传播好三秦声音。”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