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恒
继《市长张铁民》《春归库布其》《绽放》等报告文学精品力作之后,今年阳春,国家一级作家和谷又推出新著《寻找雷锋的蕉萍》。这部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诗情画意交织辉映,妙笔生花大匠运斤,为伟大时代著名歌手写照传神,极具历史厚重感与生活真实性。
当一个人与世长辞,我们回望这逝者整个一生时,其形象一定是清晰的。然而,要恰如其分地为其树碑立传,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人生之路漫长而曲折,时代历史纷纭复杂,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尽相同,性格、命运殊异。和谷先生穿越时空,深入挖掘、细致考订传主相关史实,“寻找姚筱舟苍茫的生平踪迹和心灵图谱”,用如椽之笔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精雕细刻,将一位“把自己藏得很深,如同大地底层的煤炭,蕴含着燃烧的熊熊火焰”的时代歌手和盘托出,立体而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评论家邢小利在《陈忠实画传》中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现实是灰色的,有时是令人痛苦的,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往往是美好的。沉浸于文学审美之中,有时可以淡化或忘记痛苦。文学作品是基于现实世界但却是在现实世界之上建构的另一个艺术世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因此人生痛苦的生存体验在审美过程中有时也会升华,升华为丰盈的精神财富,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超越无奈的现实。”王蒙说:“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的确,“世事将人心揉搓成沙”“幽怨起骚人,愤怒出诗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智者主张“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不少知识分子逆水行舟,愈挫愈勇,为什么在人生困境中更加迷恋文学?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出离和超越苦难,证明并提升自己。这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艺术家成长现象。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如此,陈忠实如此,“因雷锋在日记中摘抄了他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而诞生了一首经典歌曲的蕉萍”——姚筱舟亦如此。
和谷文学作品的语言朴实而高雅,驾驭能力非凡,举重若轻。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注重细节、情节,心理刻画细致入微,解读分析鞭辟入里,想象丰富贴切,起承转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寻找雷锋的蕉萍》中心明确,选材精当,逻辑严谨,浑然一体,既有生活化的真实,又有艺术化的品位,更有思想性的火花,给人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洗礼。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