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三秦学生记者·作文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9日
且歌且行

西安市渭北中学初二(9)班 张泽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百年前,荆轲在此处,仰天高歌,悲风凄凄。

荆轲,在那乱世中,带着侠气,仗剑闯荡天下。他四处奔走,从不停留安家,走过数万城池,早已习惯了居无定所。也许,那一次,他未打算停留于燕国,可那日遇到了高渐离。

耳畔忽然传来沉重乐声,那曲中流露的感情只有懂音律之人才能听懂。他不禁驻步四望,远远看去,乐者是一名男子。二人虽未曾相见,却一见如故,也许这便是知音。荆轲在这悠长的乐曲中,找到了留下的理由。

从此,荆轲常与高渐离举杯痛饮。半醉后,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岂不快活。但乱世之中,风云变化莫测,谁也不知明日会有如何变化。

那日,从秦国逃回的太子丹寻到荆轲,请他去刺秦。荆轲没有答应,太子丹便以头叩地,恳求荆轲。荆轲最终答应了。

临走前,太子丹与高渐离为荆轲饯行。

萧萧寒风中,高渐离悲壮的击起筑来,荆轲便随着那凄凉的曲声高歌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众人都知道,此次刺秦,无论成败,荆轲都回不来了。明知是死路,却毅然前行,无惧无畏。且歌且行,他终是踏上了不归路。

那日,荆轲与秦舞阳踏入秦宫,秦舞阳的怯弱便决定了这场结局。那些侍卫冲入大殿时,荆轲耳边回荡的不是喧吵,而是那悠长的击筑声,冰冷的兵器刺入他的身体时,他想到的不是后悔,而是不舍,不舍故人的容颜,和那些美好快活的日子。

荆轲死后,燕太子丹的棋局输了。高渐离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四处击筑,为上宾演奏。

直到那日在咸阳宫,他被人认出。那日,他在筑中灌满了铅。悲壮的一曲之后,他猛地将筑砸向秦王。他迈向了死亡,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易水依旧流淌,却少有人还记得荆轲。

教师点评:选材经典,见解深刻,文笔清新,富于哲理,给人以美感和厚重感,引人深思。

指导老师 周锦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