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5日
陕师大老教授
坚持17年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

屈培恒教授向记者展示用毛笔写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本报记者 阮班慧 摄

笔墨传经典,方寸见师心。昨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2023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暨“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开笔仪式举行。不少网民感叹:“做陕师大的高考新生真有福气,让人羡慕,还没入校就能收到这样特别的‘成人礼’。”

记者现场发现,参加书写高考录取通知书的老教授中,韩月娥、上官养志、吕九如、屈培恒等老师已经参加活动多年,“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美,也让他们领悟到做事坚持的重要性!”吕九如老师说。据悉,今年老教授们和西安文联的书法家们将共同为2023级新生书写5000余份录取通知书。

活动现场,每位老教授的桌前都规整地摆放着笔墨纸砚,随着他们利落地落笔、行笔和收笔,笔下端正的小楷和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手写录取通知书,纷纷呈现出来。屈培恒教授为2023级新生代表张占彪同学书写录取通知书。挥毫泼墨,端端正正的小楷,表达着老一辈师大人对入校新苗们的深深祝福。陕师大党委书记李忠军为张占彪同学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宣布2023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暨“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开笔。

参加开笔仪式的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表示,今年是学校坚持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的第17年。自2007年以来,老教授们用心用情写下每一位新生的名字,以坚守诠释了学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倾心育人的宗旨。

17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持续对手写录取通知书进行改进创新。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采用汉泥封印和剪纸剪影的古朴设计,柔韧的宣纸配以老教授们布局齐整、结字严谨、点画精劲的小楷书写,一笔一画间,展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印记,传承着历久弥新的国粹经典。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是陕师大重要的文化名片和极具感染力的“入学第一课”,承载了陕师大的情怀底蕴、教育理念、人文关怀,寄托着学校对新生的祝福期待。

连同高考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全新设计的银杏叶题字书签。衬纸正面以传统文化中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云纹、回纹、蝠纹、曲水纹为基础元素,与篆书“陕西师范大学”和楷书“校训”相得益彰。衬纸背面印有银杏林、图书馆、学风石,展示了学校典雅优美的人文自然环境。

本报记者 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