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5日
别拿高温不当事 中暑严重能要命
最近,全国多个城市出现了高温天气。7月2日,北京一名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死亡原因为“热射病”,年仅49岁的他,出现昏迷症状后,被120送往医院,其体温竟高达42℃,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热射病”也成了被户外工作者重视的病症。

“热射病”这个词,已经不只是在热搜上出现,随时就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尤其是进入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时间段来袭。在高温天气下,人们该注意什么,如何防护,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孙蓉进行了相关知识科普。

“高温直接引起的疾病包括中暑和精神性神经障碍。”孙蓉介绍,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精神性神经障碍又名热疲劳,是指高温环境对情绪、工作能力、技术效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对于高温可能诱发哪些疾病?孙蓉表示,在高温环境中,如血压在受热早期和晚期的剧烈变化,可诱发心脏疾病,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引起血栓,从而出现脑卒中;消化系统减弱导致人体负营养状态而使原来的器质性疾病进一步加重。

对于人们熟知的中暑以及近来常常见诸报端的热射病,孙蓉介绍,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人们通常说的中暑属于先兆中暑,而热射病则属于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大于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孙蓉说。

孙蓉强调,对于热射病患者,一要迅速帮助其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去除全身衣物有利于散热,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二要持续进行降温,用冷水为其擦拭皮肤、冰敷等;第三,假如患者出现昏迷,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呕吐误吸。

对于如何防暑,孙蓉建议,尽量多喝水,备好防暑降温的饮料,可以多补充一些淡盐水;不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进行体力劳动;避免在高热的环境下进行剧烈体育运动;避免在日光照射最强烈的时间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可以穿上防晒衣,涂抹防晒霜等进行防护。同时,饮食要适当清淡一些,也可以补充鸭、鸡、鱼等高蛋白食物。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度劳累。

本报记者 葛兰 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