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青春无畏 顶峰相见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7日
坚守初心育英才 凝心铸魂办教育
西安翻译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与实践

西安翻译学院坐落于西安市终南山北麓、太乙河畔,由中国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先生于1987年创办。经过36年的积淀,已发展成为以文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文、经、管、工、艺、教育、医学等八大学科,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民办大学,累计为社会输送了近20万名各类人才,为西部特别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近年来,西译的综合办学实力位列陕西省同类院校前茅。教育部专家评价西译是一所“有抱负的大学,有灵魂的大学,精致的大学,有卓越办学成效的大学”。

坚守初心 营造特色育人环境

西译以立足西安、面向西部、服务陕西、服务基层为定位,确定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总目标。实施卓越班、特长班、国际合作班、订单班等人才培养计划,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积极构建协同联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推进各类学科竞赛,强化个性化管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坚持不懈推动万人晨读,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近年来,西译累计投入10亿余元倾力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美丽校园、智慧校园”,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条件保障。

成果丰硕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西译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打造具有发展前景和办学特色的学科专业,逐步构建语言、商务、教育、健康和技术服务等特色专业链群。自2019年以来,已获批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成为陕西民办高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领跑者。

搭建校企联动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西译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与陕西省贸促会、阿里巴巴集团、科大讯飞、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或实施订单式培养,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近五年来,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7项,名列陕西同类院校前列。

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西译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核心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西译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着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与长效化,在全校上下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聘请国内、省内专业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及多国外籍教师加入,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强化实践育人效果。西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思想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通过一二课堂联动,构建育人主题链,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体育、服务、学术、艺术、创新创业五类42家学生社团,打造“一院一品”,形成了“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华经典诵读”“主持人大赛”“英语口语角”等30余个品牌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精培细育 人才质量广受认可

四级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西译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构建国、省、市、校四级学科竞赛体系,呈现出一院一精品赛事活动的格局,覆盖所有专业,80%以上的学生在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艺术展演与比赛,以及体育竞技活动中得到锻炼并展露才华,学生的品德修养、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国桨板公开赛、全国滑雪定向挑战赛、陕西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等省级以上大赛中囊获佳绩,共获得奖项2000余项。

扎实推进就业工作,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西译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构建“人人关注就业、人人支持就业”的就业创业新格局,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生考研、考编考公、征兵入伍人数每年递增,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一批批优秀学子服务于祖国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西安翻译学院将进一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使命,坚守“高尚教育”办学初心,大力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强化办学特色,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