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吴堡县在连续多年推广普及“十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基础上,聚焦粪污、垃圾、污水三大重点整治领域,创新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和“三捆绑一包干”常态化治理模式,一幅幅崭新的和美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小庭院”扮靓“大环境”
“我现在一起床就抓紧清理庭院、打扫卫生,就怕担不起‘示范户’的称号”,辛家沟镇深砭墕村村民霍学云告诉记者。近日,他家获评省“五美庭院”示范户。近年来,深砭墕村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组织广大村民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通过选树典型、宣传典型,不断引导村民美化家园。
据了解,吴堡县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常态化在全县村庄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八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着力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巩固提升村容村貌。
“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吴堡县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突破口,要求各镇(街道)开展逐村逐户督查。及时组织人员对各镇(街道)摸排整改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并适时组织开展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真正做到对问题厕所全面精准摸排核查。
吴堡县还结合境内大部分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收集的实际,将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的村庄纳入县城污水处理收集管网,进行集中处理。居住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采用污水净化后利用浇灌等方式进行分散处理。
“一时美”迈向“长久美”
“在村里捡垃圾就能挣积分,我已经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了两个捣蒜器了”,吴堡县辛家沟镇李家河村村民尚振前说。通过设立积分超市、有奖评比、村规民约等,吴堡县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动员村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吴堡县还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50万元以下的涉农小型工程和环卫保洁、道路养护、垃圾收运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事务赋权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推行“三捆绑一包干”常态化治理模式,构建起共治共建共享的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我们还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贯穿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将‘门前三包’责任、公共场所保洁纳入村规民约,把村民日常种植景观花木、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与村爱心超市积分挂钩,分档赋值给予奖励,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群众改变村容户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吴堡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赵小军 高鑫佩 本报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