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三秦学生记者·作文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4日
行走中的阅读

西安市阎良区西飞二中初三(13)班 杨昊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双脚一寸寸地“阅读”一座城市,就像誊抄一篇匠心独具的散文,不经意间,搜寻到了散落在岁月中的珍珠一般。去年夏天,我选择了远方,选择在行走中去阅读。

当我坐在西湖的游船上,在膝间摊开我最喜欢的《苏东坡传》,迷离的水雾中,我好像见到了苏东坡。他也坐在游船上,把酒言欢。提笔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经典名句。

我掬起一捧碧绿的西湖水,在水的倒影里,我仿佛看见白居易踏春的足迹,这水搭载过许多乌篷船,这水上飘荡过陶朱公的踏歌声。

泛舟西湖,我读到了历代文人墨客一段段飘散着墨香的往事。对于江南的印象,我仅仅停留在书本里,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但是,当我坐在乌篷船里,听到了远处的钟声时,我似乎看到了二十四桥的明月,看到了沾染着江南的烟雨,看到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几多哀愁。

当我行走在余晖倾覆的河西走廊时,伴着声声驼铃,我好像听到了班超的自述:“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我手捧黄沙,那一刻我读到了西域璀璨文化的萌芽。

凝望大漠深处,千秋寂寞的壁画,聆听着飞天的低语。历经千年,岁月依旧散发光芒。我仿佛看到守护民族文化为梦想的樊锦诗,她说:“心归处,是敦煌。”在这里,我读到了一代代人守护着中华文化。

行走就像一根长线,连接着古人与我们。一路行,一路读,我亲眼看到了那些写下或仍在书写的句子,也看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

教师点评:习作描写细致入微,通过行走中的阅读,深刻阐释了小作者在日常小事中获取的生活感悟,以小见大,主题鲜明,意蕴深长,给予读者以思考。指导老师 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