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佩
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掩卷深思,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平凡的世界,两个平凡的农家兄弟,却凭着毅力与抱负,书写着平而不凡的一生。我想以孙少平为主线,谈谈我理解到的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力量源泉之所在。
高中时期的孙少平,一顿饭只能吃学校最差的主食,连五分钱的丙菜都买不起。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他在同学面前是自卑的,所以每到饭点总是姗姗来迟,大概是想要躲避公众的目光,以免遭受许多无言的耻笑。他经历了贫困、饥饿和孤独的折磨,心中留下数不清的痛苦回忆。而这些又使他过分地自尊,他常常敏感地感受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也在心中莫名地对条件好的同学产生对立情绪。很庆幸,书闯进了他的生活。
高中毕业,他既高兴又充满了惆怅,高兴的是他的少年时代要结束了,惆怅的是他又要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双水村。他渴望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去,因为他在书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让他充满幻想,但现实终归是现实。毕业分别之际,晓霞和少平在探讨“毕业后准备怎么办?”他们有一个共识,不管怎样,千万不能放弃读书。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双水村初中班的教师,少平很高兴,他高兴不是可以逃避劳动,而是教书能有时间看书看报。更高兴的是他感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大人,终于可以为家里作出贡献。“世事变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平的三年教师生涯也随之结束。这时候的他很苦恼,他苦恼的不是他要回家当农民,而是他想要独立地寻找自己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哪怕前路充满荆棘,他也想要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他终于走出了双水村,来到了黄原城。然而,他既没有闯世界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技能,仅仅凭借着一股勇气,想与命运进行较量。在这无比艰辛的生活当中,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就是在闲暇时间去黄原图书馆借书看。通过不断地读书,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
少平的生活迎来了转机,有了当煤矿工人的机会,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他感受到井下劳动太沉重了,他盼望着矿井能用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所以,他边下井干活边报考煤炭技术学校……
痛苦与磨砺不断打磨着少平,他慢慢修炼面对苦难的乐观哲学。在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学会在自卑中寻找坚强,在逆境中历练心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自己奋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