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编程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将思政教育融入编程教育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具体操作中,教师利用每周一举行的升国旗仪式,结合编程,创设《国旗升起来》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这一课程分为三部分:首先,教师通过编程技术,让学生学习图形绘制,主要包括国旗和旗杆的绘制。其次,国旗升起来时候声音的插入,制作成视频。最后,是对广播的使用,主要涉及少先队员收到国旗的广播,显示说话内容。每一部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都非常高。
在国旗和旗杆的绘制过程中,教师们通过视频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国旗设计的来源和寓意,学生通过自己绘制,加深对国旗设计的理解。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实地观察与视频展示,学生了解到升国旗时应具备国旗台、旗杆、国旗、滑轮、穿挂杆、手摇把等部分,加深了学生对于升旗过程科学原理的理解。
在编程中,通过介绍动作模块的坐标概念,使学生明白编程中可以用X和Y坐标实现国旗的上升。同时,通过声音模块的音乐插入与播放国歌结合,设置国旗上升的时间与上升的距离。
在组合场景中。为实现升国旗,奏国歌,少先队员行队礼这一场景,教师帮助学生在编程中引入广播的使用。
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学生全部起立,那一刻,整个计算机教室响起了学生唱国歌的声音,电脑屏幕上显示敬礼的画面。最后,在课堂小结环节,每个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所感所获。
尽管运用编程模拟升国旗仪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且热情很高。让学生们最激动的是程序的运行环节,每个学生跟随着编程中播放的音乐唱国歌行队礼。
编程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技能,更旨在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信息老师,应当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和编程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启迪和全面发展。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教师 李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