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丹凤县庾岭中学初一(1)班 王佳楠
都说老师似蚕、似蜡炬,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只为在学生求学的道路上多一片光彩,少一分黑暗。老师对我们的爱让人难以忘怀。
王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对我们要求很高,这常令我忐忑不安。然而,有一天,她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天早读,王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字,给我留下满满的记忆和沉甸甸的爱。那是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早晨,寒风刮在人脸上如刀割一般。我双手缩在羽绒服口袋里,哆哆嗦嗦地跑向教室。刚推开教室的门,王老师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是,短短几秒钟,我发现王老师和平时大不一样。往常她总红光满面,今天她却一脸惨白,有气无力,好像随时都会摔倒似的。我想,王老师一定是病了。
她坐在讲台前,嗓音沙哑地说:“同学们,请大家翻开书。”短短一句话,她咳嗽了好几次,咳嗽声过后,教室里安静极了。这时,王老师慢慢站起来,一手撑着桌子,一手在黑板上吃力地写着。她一向清秀的粉笔字不见了,黑板上的字迹缺少气力。她为了让我们能看清楚,写得很费力,手还不停地颤抖。那一刻,我心底莫名涌起一阵心酸。
下课时,王老师用低沉的声音对大家说:“祝大家,期末考个好成绩!同学们,再见!”然后,她淡淡一笑,艰难地走出了教室。
王老师走了,留下了一黑板的字。我们看着那一黑板歪斜却可分辨的字,都无语凝噎。没人像平常一样起身去擦黑板,大家鸦雀无声地坐着。这些字像一份沉甸甸的爱,留存在我们的心中,让人难以抹去!
期末考场上,我们个个都开动脑筋,奋笔疾书。大家内心的动力不是别的,全是因为王老师那留在黑板上的字。那字迹如同满天的繁星,又如同水面上闪着耀眼的阳光。
教师点评:习作巧设伏笔,以“黑板上的字”开篇,又以此收篇,将黑板上的文字内容“留白”给读者去思考,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拓展了全文的容量。
指导老师 高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