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一条细丝线,一根钩针,手工编织鞋色彩斑斓……西安市碑林区建东街有一家4平方米左右的缝纫店,门前摆放了各种精致的手工编织鞋,吸引途经此处的市民驻足。
店主叫王小燕,50多岁。6月18日中午,她正在店里穿针走线,手指翻飞,编织一双鞋。
“我出生于渭北高原的一个农村,早年家境贫困,16岁那年开始外出打工,建筑工地、砖瓦窑、酒店服务员、扫马路……脏乱差的活基本都干过。”王小燕说,手工编织鞋的手艺是她当年在西安市雁塔区木塔寨村租房住的时候琢磨出来的。“都已经过去20年了,我还记得当时微薄的收入根本就养活不了我和女儿。”
幸运的是,善良的房东得知王小燕有缝纫技术,便将缝纫机借给她,以便帮助她干点缝缝补补的活,赚点钱贴补日常生活。
“那时候,裁剪裤边一次赚3元。我还给人织毛衣,5天织一件毛衣,可以赚40元-50元。”王小燕说,后来,她看到有人钩鞋,突然灵机一动,这可是她的强项,于是就干起了钩鞋的活。
从此,一条条五彩丝线在她的手上时松时紧,上下翻飞,经过潜心摸索,她的编织技法越来越老练,掌握了色彩搭配和各种针法,编织出的鞋子犹如一件件艺术作品。
鞋子编织好后,王小燕先在小区门口摆摊,试探市场的接受度,让她没想到的是过往行人、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大家知道我鞋子钩得好,就开始找我预订,一般3天就能钩好一双鞋,价格也不贵,60元-70元一双。尤其是很多老年人穿上感觉非常舒适,专门要穿我钩的鞋。”
2023年9月,王小燕的小店开始正式营业,除了卖手工编织鞋,她还承接裁裤边、修修补补的小活。“因为我的店面小,一般人也不太注意,来的顾客基本都是口口相传知道的。”让王小燕欣慰的是,今年“五一”假期,一对外国夫妇来到她的店铺前,一次买了两双手工编织鞋,还为她拍了照片。
“不管赚钱多少,只要我喜欢,就会一直坚持这门手工编织技术,传承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因其实用性喜欢上手工编织鞋。”王小燕说,她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在西安有了安居之处,现在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小店上。“我还打算冬天编织手工围巾、毛线拖鞋、手工棉鞋等,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手工制品。”
本报记者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