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5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洛川节水灌溉浇出“幸福果”

6月2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陕西洛川,探寻洛川苹果增收的发展密码。

53万亩、产量112.78万吨、产值140亿元、7上太空,品牌价值达687.27亿元,高居全国水果类榜首。这是延安洛川苹果种植的一串亮眼数据,也蕴含着洛塬人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密码。

“洛川引进栽植苹果已有76年的发展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其个大、色艳、型端、皮薄、味美、耐贮藏等特色。”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主任李前进说,洛川县已经建成了国家级苹果种质资源圃,同时还建成了国家级苹果选种场和世界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让科技创新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除了科学种植苹果,水利灌溉也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洛川县水务局副局长郝明星表示,采取滴灌工艺后,每亩灌溉用水由原来的30立方米减少到15立方米左右。1个人15个小时就能完成100亩地的灌溉施肥。

槐柏镇度古村洼里组飞天苹果基地位于洼里村北,共涉及34户280亩,果农耿万安就是其中一户。

“我种植了10亩苹果,每年的产量都在逐步增多,每年卖苹果就能卖30多万元,日子也越过越好。”谈及增收的原因时,耿万安说,苹果增收离不开“水的滋润”。

“以前我们种的苹果树大多是乔木,挂果时间长、见效慢、不易采摘,浇灌费时费力费水,成本较大。”耿万安说,4年前,他新种植了4亩矮化苹果,采用了滴灌技术,亩产量较之前可增加1000斤左右,用水量却比之前下降了一半。

同是受益者的还有果农路贺平,之前他们浇果树大多采用的是漫灌方式,费时费力费水。“之前,两个人浇4亩苹果地需要两三天时间,用水约120立方米;采用滴灌技术后,我一个人浇半天就够了,用水约60立方米。关键是使用滴灌技术后的果园,亩产5000斤至5500斤。每斤苹果按4元计算,一亩地可收入2万元左右。”

滴滴清水成为洛川苹果高产热销的助力器。洛川县计划到2025年苹果产业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党支部书记路军表示,经过灌溉后的苹果在产量及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提升,切实达到了“服务苹果产业、群众增产增收”的目标。

本报记者 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