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5日
创新实干助推高质量发展
——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南郑分局工作侧记

近年来,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南郑分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三有四重”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工作亮点纷呈,该局被南郑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突出贡献奖”。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成效。科学编制《汉中市南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编制村庄规划158个。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有量57.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43.8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143.22万亩,城镇开发边界55.04平方公里,形成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耕地保护工作有方法。制定印发《“田长+检察长”工作机制》《耕地保护激励暂行办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确保全区耕地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成立区级田长制办公室,设立工作专班,固定专职工作人员。印发《田长制工作手册》,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制定《南郑区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设置二、三、四级田长355名。合理设置田长标示牌332块,全区耕地保护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线工作”有创新。持续推行一线服务小组包抓项目制,建立要素保障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上门问需,累计走访1300余人次,对接152个单位(项目),协调解决问题60余个。取得12个项目483亩建设用地批复,完成6个项目598.39亩土地预征收和7个项目834.42亩土地征收,供应土地32宗823.92亩(其中工业“标准地”供应5宗),新增耕地344亩,新入库粮食产能17万公斤,实施“旱改水”项目9个1537.75亩。2023年,该局重点项目保障工作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红旗奖”。

优化营商环境重提升。通过采取“合”“减”“降”“优”“提”等措施,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由30个工作日,优化至3个工作日办理。持续开展“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工作,累计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26087项,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4053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2034本,为企业办理抵押融资23.082亿元,便民利民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地质灾害防治重防范。及时编制发布《汉中市南郑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划定极高风险区6个13.29平方公里,高风险区377个77.7平方公里,全区104处隐患点落实104名监测责任人和109名现场监测员,落实风险巡查员531人。全面建成平战结合技术支撑队伍,有效开展“人防+技防”双管控模式。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演练102场、宣传培训81次。累计建设43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项目,完成10处地质灾害专群结合普适性监测预警项目。2023年应对7轮强降雨,出动10406人次,开展巡查排查9068次,协助转移受灾群众3762户8280人,地灾防治工作受到市局表彰。

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重解难。成立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领导小组,设立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办公室,建立领导包案、重大疑难案件联合住建、税务、信访等部门,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实行集体会审、部门联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等工作制度,逐宗地、逐问题制定处置方案。全年累计化解12个项目3322户房地产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020本,惠及3060名群众。

干部队伍建设重担当 。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深化“强基础、正作风、提效能、打硬仗”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三学两查一考”“逢周必学、逢学必考”等活动,不断更新干部知识体系,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陆彦利 演阳 陈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