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9月6日,阎苏越展示自己的“爱心余额宝”志愿服务统计表。
本报讯(记者 姬娜)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将来有一天,过去的时间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返回”呢?65岁的阎苏越笑道,对她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9月6日,在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阎苏越和医护人员打招呼后,开始陪老人聊天。
与老人互动,给老人包饺子、包包子等,这样的助老志愿服务,她在该院已坚持了7年。
“我做志愿服务是为了发挥余热,没想到竟收到意外惊喜。”阎苏越回忆称,2023年3月下旬,她不小心摔倒,导致左脚骨折,不能下地,儿子又在外地,她的生活起居都成了问题。
几天后,她口中的“意外惊喜”出现了。该院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说,“大姐,你忘了你在我们这里参与助老志愿服务,我们为你存储了时间,现在你遇到困难,可以用存储的时间申请兑换养老照护服务。”
于是,当年4月12日,她被医护人员接到该护理院入住,一日三餐,有护工打饭、送餐,精心照护。
“我在这里享受了10天的免费照护服务,还吃到了我们团队志愿者给护理院老人们包的饺子。”阎苏越笑道,年轻时或者有能力的时候去服务别人,等自己老了或者遇到突发情况时,用助老时间兑换的养老服务再回报到自己或者家人身上,解决燃眉之急,这是对自己做志愿服务的认可,也是爱的循环。
“阎苏越大姐不仅自己来,还带着她们志愿服务队长期参与助老服务,给老人们带来欢声笑语,让老人们吃上了爱心手工饺子、包子。得知她骨折的消息后,我们为阎大姐兑换了10天的免费养老照护服务。”该院办公室负责人魏世雄向记者出示了多本“爱心余额宝”志愿服务统计表,从2017年到2023年3月,阎苏越在该院的服务时间累计1208小时。目前,兑换助老时间的有10人左右。
谈及初衷,魏世雄表示,为了探索互助养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该院从2017年正式推出“爱心余额宝”奖励兑换机制。志愿者在该院完成10小时志愿服务,将储存2小时免费照护时间,本人或者三代直系亲属均可申请兑换服务。此外,一年以上的员工也可以存储爱心服务时长。
正常情况下,老人入住该院每月护理费在5500元-6500元之间。“我之前也申请了兑换,我奶奶免费住院护理了一周。”护士吕博阳认为,年轻时存储助老时间,自己或家人年老时享受服务的助老方式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