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铜川讯(记者 王锋)建设老年服务中心、实施全国第五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近年来,铜川市优化服务供给,强化综合监管,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工作体系,“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2020年以来,铜川市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75亿元,争取债券资金1.24亿元,先后建设老年服务中心、第二老年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社会福利精神病院。推动建设王益区智慧养老产业园、耀州区中心养护院、印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印台区中心敬老院),引导建设印台区民安老年养护院、耀州区孙思邈康养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2025年全面建成后,将增加机构养老床位3000余张,彻底缓解铜川养老机构设施条件落后,中高端床位供给不足的局面。
同时,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通过优化提升、分类处置,6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8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逐步规范运营,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老年助餐点50个,形成了覆盖城乡、服务多元、各具特色的村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实施全国第五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69张,开展养老服务938人次。建设铜川市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资源的有效对接。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制度,2024年已开展上门探访关爱5.6万人次,有效降低了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风险。建立经济困难家庭重度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符合条件的给予200元养老服务补贴或对等上门服务。
全面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目前,全市保障困境儿童4122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3278人、孤儿保障65人(含孤儿大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7人、残疾儿童632人,通过低保、临时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政策相互补充、相互叠加,使困境儿童保障率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