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璀璨的花灯将夜幕下的永宁门装扮得美轮美奂。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本报讯(记者 文晨 代泽均 见习记者 张方圆)1月22日晚,第38届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乙巳中国年·灯映长安春”正式亮灯。
夜幕降临,西安永宁门华灯初上,一组长50米、高10米的《双龙贺春》花灯正式点亮,市民们在入口处排起长队等待检票,脸上满是期待与兴奋的神情。
走进永宁门,《瑞蛇呈祥》灯组巧妙汲取春秋时期“人首蛇身玉佩”之精髓,生动再现了“伏羲、女娲”形象。彩灯之下,市民游客或驻足观赏这五彩缤纷的灯光,或举起手机定格这一璀璨夺目的瞬间,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唐都上元夜。
城墙之上更是人流如织。38件国宝级文物形象的花灯,让许多外地游客大饱眼福。来自厦门的游客陈晨告诉记者,他平时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很想到古城西安感受一下别样的年味儿。“我去年看到春晚分会场西安的夜景,当时就感觉特别漂亮。这次从灯会上又体验到汉唐文化,既有过年的喜庆,又有重温历史文化的收获。”陈晨说。
“我希望今年中考顺利”“今年要顺利脱单”……在城墙的“祈福灯廊”区域,不少市民、游客将写有自己愿望的纸条挂在灯笼上,为新年讨一个好彩头。
游客赁女士和朋友们得知当天有灯会,特地做了汉服妆造来城墙上看灯。赁女士告诉记者,几个朋友是以前的同学、同事,后来因工作、家庭各奔东西,分别在四川、河北、福建等地,平时只能通过微信联系,这次特地相约来西安旅游过年。“我们希望工作生活一切顺利,大家永远是好朋友,以后还要一起出来玩。”赁女士说。
本次灯会以“乙巳中国年·灯映长安春”为主题,将“唐诗之韵、文物之光、生肖之趣、年节之喜、演艺之魅”五大文化脉络融合进20余组璀璨花灯中,呈现出“一步一诗”的文化氛围,生动展现出中华文脉的绵延不绝与盛世长安的辉煌灿烂。此外,在1月22日至3月9日期间,西安城墙景区于白天时段精心筹备了15类不同主题的新春文化演出,在永宁门、安定门区域每天轮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