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巳巳如意中国年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3日
“小年”赶大集

扫码看视频

集市上的农家小吃吸引逛会者品尝。

“农历三六九,焦岱集上走,半斤牛肉半斤酒,吃喝穿戴样样有。”这句俗语是对焦岱大集最好的写照。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记者来到蓝田焦岱赶大集,感受年味。

1月22日8时许,一踏入焦岱大集,摊位一个挨一个,商品琳琅满目。香气扑鼻的豆腐脑,色泽红亮的牛肉,金黄酥脆的麻花,新鲜出炉的炒货,红彤彤的灯笼,各式各样的玩具……商品种类丰富,叫卖声、招呼声不绝于耳。

街道旁,做麻花的师傅手法娴熟,小小的面团在手中几经翻转,拧成细长的麻花条,下至油锅,一会儿便炸成金黄色,香气四溢。

不远处,手艺人朱女士高高举起木槌,正有力地砸向石臼中的糍粑,一下又一下。旁边的家人默契配合,木槌起落间,升起的腾腾热气是手艺人传承的温度。“我6点起来打糍粑,打一窝得一个小时,今天遇大集,人多,要打六七次。”满头大汗的朱女士笑道。

10时许,集市上人气愈来愈旺。远远望去,人山人海。

今年81岁的张先生,正背着一袋子年货往回走。“我从市区坐920路公交车过来的,给儿子买了荞面饸饹、烂牛肉,给孙子买了石头馍……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我身体硬朗,喜欢赶集。”张先生笑道。

集市上,手工物品成为一大特色。自制的凳子、竹筐、虎头鞋、酱油、挂面……

“丑凳子”摊位前,不断有顾客光顾,卖家表示,这是顺应树木的形状不做拼接,做成动物形状的凳子。

大集上,前来采买、游玩的有很多是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返乡人员,有人寻找小时候的记忆,还有一些年轻人慕名而来感受年味儿。记者看到一些年轻人拿着手机、相机在拍照、拍视频、直播。

“集上的东西物美价廉,也有很多是纯手工制作,多了烟火气。”拍视频的李女士说,去大集上逛逛,感受久违的乡土记忆,这是大集吸引自己的地方。

文/本报记者 姬娜 实习生 苟泽曦 图/视频 本报记者 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