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在西安北站,王昱在出站口的人群里一眼就认出了身穿黑色羽绒服的父亲,父亲身后跟着的是母亲和拎着大包小包的哥哥。
王昱是山西吕梁人,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生活,至今已有6年。工作忙,每年也只有春节,她才能回吕梁与家人相聚,感受别样的温暖与安宁。“之前,我一直和同事合租,半年前,独自一人在公司附近租了个两室一厅。有了落脚的地方。6年了,我和家人终于可以在我工作、生活的城市感受‘年味’了。”2月4日,王昱向记者讲述了一家人的“西安年”。
1月28日下午,安顿好父母和哥哥后,王昱独自一人进了厨房,一阵忙活过后,她端出了六菜一汤。吃饭间,父母和哥哥一个劲地夸饭菜味道好。“你一个人在西安,我们心里总是牵挂,这下,能放心不少。”王昱的母亲说。
1月29日,华灯初上,王昱一家四口漫步在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地,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游客。“西安一年四季,随处都可以看到有人穿着汉服,不同衣着风格的人群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相互融合,一点也不突兀。春节期间,盛装出行的人更多,这更加重了西安浓厚的传统年味。”王昱向家人介绍道。
1月31日,在永兴坊,王昱带家人品尝了各色美食。“不仅品尝到了陕南、关中和陕北的特色小吃,还欣赏到了陕西当地的戏曲和民俗风情展示,感觉很不错。”王昱的父亲说。
2月1日,漫步城墙,每一块砖石都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有一瞬,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王昱的哥哥说。
这个春节,让王昱一家印象深刻的是2月2日看到的热闹非凡的社火表演。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饰,脸上画着夸张的妆容,以豪放的舞姿和激昂的节奏,展现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昱说:“在社火表演中,我和家人被现场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周围的观众欢呼雀跃,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在我和家人看来,民俗表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西安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2月3日清晨,将父母和哥哥送至西安北站,母亲突然转身往王昱手里塞了个红包,告诉她是姥姥给的。父母离开后,王昱打开看到,里面是200元压岁钱和一封手写信。信中写道:人生不会重来一次,是是非非,不要太在意,你烦恼再多,也不要放在心上,想有个好身体,就要自己爱自己。
本报记者 陶颖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