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干燥,不少人遭遇静电困扰,微弱的刺痛感让人不适。最近,有市民咨询网上售卖的防静电“神器”是否有用?
“有时候开门,或者在家换衣服,冷不丁就被电一下。”西安市民陈莎莎苦于静电折磨,在各种网购平台展开搜索,面对各种价格不等,却都号称能防静电的“神器”,她犯了“选择困难症”。
近日,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发现,既有号称轻轻一触便能消除静电的笔,也有喷一下便能去除静电的喷雾,还有各种佩戴式防静电“神器”手环、戒指等,不少产品的销量在1万件以上。
记者注意到,尽管同样是手环,价格却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其中,一款销量超过2000件的防静电手环售价197元。记者咨询商家,对方表示,这款手环有内置芯片,每次触碰一下,就会看到手环亮红灯,可以全自动消除静电,自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过,也有买家留言称使用效果不佳,属于“智商税”。
据高中物理老师徐燕介绍,人体静电主要由于人体表面两种或多种介电系数不同的物质,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正负电荷转移和积累,随时随地都能产生,只不过在干燥的环境下感受明显罢了。市面上各种防静电“神器”,其基本原理为静电导走、泄放,或采用相反电荷进行中和。例如喷雾中的液态物质吸附在物体表面,降低摩擦产生的电荷转移,可以降低静电电压,不过随着喷雾消失,静电电压会快速升高,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静电。相比之下,在干燥的环境中多喝水、勤洗手,多穿棉质的衣物,让人体积累的电荷及时释放出去效果更佳。
本报记者 文晨 实习生 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