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进行体质监测。
3月21日,陕西日报社“服务群众 同心同行”社区行系列活动第五场“健康生活 快乐运动”走进铜川市新区绣园社区铜煤一号小区。现场开展一项项趣味体育活动,将健康和快乐送到居民“家门口”。
花毽“斗舞” 全民运动活力四射
上午9时许,活动还未开始,铜煤一号小区健身广场上已经聚集了许多居民,不少人三五成群围成一个圈,五颜六色的羽毛毽在圈子里翻飞起落,不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62岁的张玉环时而平踢、勾踢,时而侧身、扭腰,宛如一只燕子翩翩起舞。她告诉记者,踢毽子已经成了自己每天必备的锻炼项目。“我们这个队伍里有很多年轻人,我跟他们一起练了四年,现在我的活力也不输给他们。”张玉环说。
铜川市体育指导员协会花毽专委主任高峰介绍,张玉环这一组人踢的是南派花毽,讲究互相配合、动作协调,并且融入了武术、戏曲、舞蹈、醒狮等艺术,包含了起毽、圈毽、过毽等180种花式动作,很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此外,不远处的5位居民踢毽方式则是北派的大白毽,主要以个人技术秀为主,毽子踢得高、飘、柔,场面更加大开大合。
“南派踢法颇有女子小家碧玉的感觉,北派踢法则符合粗犷豪放汉子的性格。等一下活动开始后,他们还会现场互动,让大家感受不同的风格。”高峰表示,踢毽子运动不仅入门门槛低,而且不受场地限制,相互配合间还能增进参与者之间的感情和默契,踢毽子队伍里不仅有年轻人,还有80多岁的老人。
体质监测 提醒关注自身健康
国民体质监测专项活动区域更是热闹非凡,前来参与体测的居民排起了长队,在测量身高、体重后,工作人员根据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进行对应项目的测试。
“刚刚测试反应和协调性的时候,需要用一根手指按住桌面上的红灯启动仪器,等待其中一盏绿灯亮起,然后快速按下对应按键,当时就感觉确实反应比以前慢了。”居民曾红拿到体质报告后表示,自己的肺活量、握力、反应这几项指标都不理想,看来平时要加强锻炼了。
此次国民体质监测活动,目标群体为20—59周岁的成年人,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大维度展开,全方位衡量群众体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各项体测仪器,对受试者身高体重的比例、心肺系统的工作效能,以及身体在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素质表现按年龄进行综合评价并出具报告,让大家及时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
“平时很多人可能不太注意这些,毕竟没有明显不适的感觉。这次借着陕西日报社的社区行活动,现场参与的人很多,氛围特别好。”铜川市体育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郭海利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提醒大家关注自身健康,进一步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小秦帮忙” 医保问题现场解答
当天上午,家住铜川市新区咸丰路街道绣园社区的居民黑先生,走到了三秦都市报“小秦帮忙”栏目的展位前。“同志,我有个事儿想咨询一下。”黑先生面露愁容地说,他的孩子今年13岁了,几年前就跟着他到铜川市新区生活、上学了,户口也都迁到了这里,可孩子的医保还在延安市参保,这该怎么办?
黑先生说,希望尽快将孩子的医保转到铜川市,这样用起来才更方便,但是自己不知道办理流程是什么。记者听闻后,立即致电铜川市医保局。
“您好,请问一下像黑先生家孩子这种情况,怎么办理铜川市的医保呢?”记者询问道。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道:“为了避免重复参保的问题,黑先生需先联系延安市延长县的医保部门,把孩子在延安市的医保参保状态暂停或者注销掉。之后,再带着孩子的身份证、户口本、照片这些资料,到铜川市绣园社区医保服务台去办理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居民医保缴费以年为单位,黑先生只能在缴纳2026年医保的时候,去办理孩子的医保。得到这个答复后,记者第一时间将消息转达给了黑先生。“太感谢了,这下我知道该怎么办了。”黑先生笑着说。
全民健身 打造“家门口”的休闲健身场所
近年来,铜川市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办好各类体育赛事,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五位一体”纵深发展,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学健身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体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平日里市里体育活动就很多,这次把运动带到‘家门口’,大家一起‘嗨’起来,既热闹又开心。”居民刘女士说。居民郭先生也表示:“在‘家门口’健身运动,对大家来说再好不过了,这样的活动以后一定要经常办。”
铜川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铜川市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场馆及周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配套,策划包装体育公园等项目14个,破解群众健身场地紧缺的难题。同时,完成多个口袋公园建设,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休闲健身场所。如今,每天清晨和傍晚,这些公园到处可见运动者的身影,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本报记者 文晨 葛兰 图/本报记者 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