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贴有水果图案的单元门便于老年人记忆,双层错位高低扶手便于老年人抓握,日间照料中心便于老年人用餐和休闲……西安市碑林区中铁一局集团李家村东院小区,经过综合适老化改造后的“乐养社区”,为老年人带来“家门口”养老的幸福体验。
日间照料中心总有欢声笑语
“从家里出门来看医生,走过来就用1分钟……”3月19日,在中铁一局集团李家村东院小区的中铁乐养日间照料中心,87岁的杜竹梅坐在椅子上,正在享受家庭医生的免费体检服务。几年前,杜竹梅因为腿脚不便上楼费劲,便在小区租了间小房子,出门不远便是日间照料中心,每天她都要来这里坐一坐。
这间利用小区原有闲置资产改造的日间照料中心,一层不仅是社区食堂,为老人们提供午餐、晚餐,也是社区文娱休闲活动中心,春节拍全家福、大合唱等自发组织的老年活动都会在这里开展。
不仅如此,平日里这里也是老年人的室内活动场地,出门散步锻炼之后,在这里休息、娱乐、吃饭是不少老人的日常。64岁的来永梅一边包饺子一边对记者说,她平时就很喜欢在这里和大家玩一会儿,然后吃过饭再回家。“儿女有儿女的事儿,现在就我自己住,在这里和街坊邻居们一起吃饭,比在家一个人热闹多了。”来永梅说。
日间照料中心二层则是自助理疗区,配备了吸氧机、腿部理疗仪、脚部按摩机等,为了方便老人上下楼,还特地在楼道内加装了“座椅电梯”。这里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以及心理疏导等服务,老年人也经常会在这个“托老班”一边享受理疗服务,一边交友聊天。
老年志愿者助力社区养老
在中铁一局集团李家村东院小区,许多60岁左右的居民既是享受老年服务的对象,也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66岁的郜燕便是其中之一,退休后的她,在这里不仅享受着合唱、跳舞等各类老年人文娱活动带来的愉悦,也从志愿服务中找到另一种乐趣。
“别看我退休好几年了,我可一点儿没觉得自己老了。”郜燕告诉记者,她退休后发挥余热,既锻炼了身体又助力社区服务,感觉心态越来越年轻,生活越来越幸福。
记者了解到,小区组建了一支由60岁左右老人组成的服务团队,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用行动让小区更美丽、更温暖。无论是医院还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都比较紧缺,老年志愿者不仅弥补了服务缺口,也对邻里间老人的需求更熟悉,更能服务到老人心坎上。在参与社区日常志愿活动的同时,他们还为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取快递、送药陪诊等服务。
此外,小区还发起“陪父母做的100件小事”和“健康活过100岁的100件小事”等活动,随着清单里的事情一件件开展,老人与家人间、居民与社区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一户一案”居家适老化改造
记者跟随中铁乐养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可调节高度的洗漱台、卧室床边加装的护栏等细节,无不显示着对老年人的友好。
“有时候,一点小小的改造,就可以让老年人住得更舒适、生活更便利。”中铁乐养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杨敏介绍,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包括30多项内容,结合居家老人日常生活习惯和实际生活需求,进行“一户一案”专属定制化改造。
此外,为便利老年人出行,小区不仅修缮了坑洼的道路,还铺设了颜色醒目的健身步道,实现简易版“人车分离”;院内还配备了可移动长椅,让老年人休息时夏天避开烈日、冬天沐浴阳光。通过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养老运营服务、智慧化平台搭建,为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养老不断加分。
文/视频 本报记者 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