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31日
《社区里》周刊
社区驿站 让便民服务“零距离”

3月28日,居民们在“书记邀您来说事”座谈会上反映问题。

在西安市灞桥区水岸东方小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议事会”正在进行。3月28日下午,社区党委书记雍语瑶与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倾听大家的诉求。这是西安市灞桥区红旗街道联盟社区每周五固定开展的“书记邀您来说事”座谈会,居民们有烦心事、操心事,都会在这里畅所欲言。

联盟社区涵盖9个小区,服务超2万居民,面对老旧小区与新建商品房交织、老年群体占比高的现实挑战,社区创新性地通过空间重构、服务下沉与多元共治,让“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书记“走出去” 居民“敞开说”

“上次咱们讨论的小区广场空间不够,打乒乓球时球容易落在外面的问题,物业正在拓宽广场,同时再加个网,这下球就不会飞出去了。”雍语瑶话音刚落,施工队的钻机声便从广场上传来。记者看到,物业经理正带领工人加紧施工,广场改造正在进行。

“书记邀您来说事”是联盟社区的一项特色活动。每周五,社区党委书记雍语瑶都会带着易拉宝走进小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

楼道卫生、辅导班噪声、车库入口乱停车……类似的问题通过“书记邀您来说事”不断得到回应和解决。

居民办事更高效

“过去办个事要过天桥、爬楼梯,现在走几步就能解决!”3月28日上午,年过七旬的王奶奶在社区“联心驿站”办理完高龄补贴后感慨道。

为破解社区主阵地偏远、老年群体办事难的问题,联盟社区构建了“社区主阵地(行政中枢)—联心驿站(便民枢纽)—小区广场(移动服务点)”服务体系。通过服务下沉,居民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驿站,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联心驿站”,就业、劳动保障、计生、保障性住房、困难救助等10余项居民事务都能“一站式”办理,部分业务甚至可由社区工作人员代收材料、统一办理,实现“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此外,驿站还设立了13项高频事项代收点,推行“驿站初审—社区专网办理—结果送达”模式,让居民办事更高效。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我们社区进一步优化适老化服务,高龄补贴等业务办理实现‘一次提交、全程代办’,确保特殊群体服务响应率达100%。”雍语瑶表示,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驿站还提供休息区、热水、手机充电等服务,让他们在奔波之余,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多元共治 织密幸福网

“小小便民签,解决大需求”。在“联心驿站”墙上,一块“幸福‘邻’距离”便民签展示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整合了周边配钥匙、废品回收、家政服务、出行旅游等多类民生服务资源,居民只需取下相应便民签,就能联系商户获得服务。“有了便民签,配钥匙、回收旧衣服都不用东奔西跑了,太方便了!”一位居民说。

“我们社区还与商户达成共识,持便民签到店消费可享受团购优惠,既便利了居民,也为商户带来了更多客源,真正实现了双赢。”雍语瑶说,未来还将把更多的商家融入社区里,服务群众。

在社区的努力下,基层治理从“管理”向“共治”转变,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雍语瑶表示:“社区治理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要真正回应居民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文/图 本报记者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