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月荣(中)参与学生们的社团活动。 本报记者 雒骋宇 摄
对陕西省水利技工学校教师蔡月荣而言,教育是“心”的事业,唯有全身心投入,才能不负使命。
“你的眼神能点亮舞台”
在蔡月荣的心里,没有“放弃”这个词。2022级水工班的小张同学因腿疾很自卑,总是沉默寡言。蔡月荣从一次课堂发言中捕捉到他声音的特质。从此,蔡月荣一次次陪他练习朗诵,她对小张同学说:“你的眼神能点亮舞台!”很快,小张同学从班级辩论赛进入到全校演讲中。最终,这个曾低头走路的男孩昂首站上了学校文艺晚会的主持席。
让语文课跳出课本
作为语文教师,蔡月荣大胆尝试打破学科壁垒。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文科教师为带好水利班,竟自学水利水电本科,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教育者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她笑称自己像“海绵”,不断吸纳新知识,只为给学生更广阔的视野。
去年她咽炎发作时,学生悄悄送来一盒润喉糖,令她很感动,她知道这是学生送来的一份关心。
课堂外,暑期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中有她带领的学生,社区健步走活动里跃动着师生同行的身影。她说:“教育不是单行道,当我真心付出,收获的何止是成绩。”
创新者与引路人
从学校推行7S标准化实训管理,到在全校掀起“教师广场舞”热潮;从指导年轻教师获评“优秀班主任”,到带领同事在学校晚会上翩翩起舞,蔡月荣始终是校园里的“破冰者”。她让语文课走出教室,德育课融入生活,甚至将韵律操跳进了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她说,教师眼里有光,学生才能看见星辰。
她给记者讲述着职业教育领域的“奇迹”,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贴瓷砖选手的误差仅0.01毫米。“机器都做不到的精度,这都是职业教育的学生们用千万次练习换来的。”她语重心长地说,“不必每颗星星都亮如北斗,能照亮自己的那片夜空就很好。”这也是她想对所有职业学校学生说的心里话。
本报记者 郭子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