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7日
西安市灞桥区歇驾新村
“民情账本”化解乡邻矛盾

俞红刚(右二)和村民拉家常。

“少抽点烟啊,看你还咳嗽呢。”“姜哥,娃回来了没,家里都好吧,有啥事你就说。”4月3日下午,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道歇驾新村的村道上,村党总支书记俞红刚骑着“小电驴”“巡村”,走几步便停下来和乡亲们热络地打着招呼。

但在这之前,村里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田地归属问题、邻里间的鸡毛蒜皮、家庭内部的琐事争执……面对这一问题,该村创新推行 “民情账本”工作法 ,通过 “认真记账、定期过账、复盘查账、公开晒账” ,让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能被化解,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认真“记账” 让矛盾无处遁形

“要解决矛盾,首先得摸清矛盾。”歇驾新村的村“两委”干部、网格员、调解员们每天穿梭在村头巷尾,走家串户,了解村民的烦心事、揪心事,把潜在矛盾纠纷及时记录在“民情账本”上。

“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账本,更是我们村民矛盾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俞红刚介绍,村干部们像“侦探”一样,把村民们的生活难题等一一记录,以便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

前不久,村干部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一村民因土地流转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村干部立刻将这一情况记入“民情账本”,并指定专人负责调解。通过一系列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化干戈为玉帛。

在“民情账本”上,不仅有矛盾类型的分类记录,还有详细的责任分工。村调委会调解专员牵头,按照村“两委”班子责任分工,提出化解责任分工建议,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管、有人解,不让矛盾悬而未决。

定期“过账” 让矛盾化解提速

有了“账本”,就得定期“过账”,确保问题不过夜、矛盾不积压。

每周,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们一起开会,逐项过问矛盾调解进度,确保所有记录在册的矛盾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对于“难解”的矛盾,村干部集思广益找对策;对于“久拖不决”的矛盾,责任人要说明情况,拿出解决方案。

除了村干部的努力,村里还汇聚了一批“能人”,建立起“多元调解机制”——邀请市区“两代表一委员”、退休老干部、村法律顾问、包村民警等共同参与矛盾调解。

“这些人见多识广、威望高,有他们参与,矛盾调解起来更顺利。” 村干部介绍,在村民运动健身广场,村里还打造了“村民自治议事广场”,每季度举办一次“广场调解会”,让大家在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下化解矛盾。

“有事不怕,大家伙一起帮着解决。” 这种模式让村民们逐渐形成共识,遇到问题不再闹上法庭,而是先通过村里的“民情账本”工作法找人调解,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

复盘“查账” 让问题不留尾巴

矛盾化解了,不代表万事大吉,歇驾新村还要定期复盘,查漏补缺,确保矛盾彻底解决、不反弹。

“调解不只是‘调’,还要‘解’,更要‘巩固’。” 俞红刚强调,村“两委”每周都会召开例会,回顾本周矛盾调处情况,对已化解的进行复盘,分析调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有些矛盾看似解决了,但可能只是表面风平浪静,村干部们便会定期回访当事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确保问题真正得到化解,而不会“回潮”或者“反复”。

对于村级难以解决的复杂矛盾,村里还会及时上报街道,由街道包村领导、司法所调解员、律师等共同参与研判,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矛盾不升级、不激化。

公开“晒账” 让村民共建共享

为了让村民知情、参与,歇驾新村坚持“晒账”,确保矛盾调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每次调解成果都会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方式向大家公示,让村民监督。村里还组织了 “老张调解说案”“板凳会”“茶话会” 等活动,以真实案例讲解矛盾如何化解,让村民们在茶余饭后增长法律知识,学会如何正确维权。

“村里的风气变了,遇事大家更愿意坐下来谈,纠纷也少了。” 村民们纷纷点赞。

歇驾新村用“民情账本”织密了基层治理的“安全网”,让乡村更和美、村民更幸福。

文/图 本报记者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