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1日
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有了调委会
商家和消费者有纠纷可来这里进行调解

扫码看视频

调委会相关人员走访市场。

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上下学……如今,电动自行车成为不少人短途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近日,陕西省首个电动自行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成立,力求融合多元力量,为商家和消费者调解矛盾纠纷。

调委会高效化解买卖双方“心结”

“您别着急,喝口水,咱们坐下来慢慢说……”4月8日,调解员在西安市伞塔路一电动车商铺内,笑着对消费者李先生说。

原来,李先生之前在这家店看上了一款电动自行车,经过多次沟通、试车、以旧换新等流程,于4月8日支付1040元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随后,李先生擦拭车子时发现,挡泥板上有一处米粒大的白点,和周边的颜色不一致。他对此不满意,要求退款或换车。

导购人员解释称,这是喷漆时没喷全的微小问题,不影响使用。况且,之前买卖双方确认无误后已产生了交易。作为补偿,可以给他重新更换一个挡泥板。

调解员得知双方的情况后进行了调解,首先劝李先生不要生气,双方要互相体谅,而且车牌已办好,以旧换新补贴也已经申请,重新退车、退补贴要写申请、证明材料,手续复杂……看到李先生的情绪有所缓和,调解员希望彼此都退让一步,给出了方案。最终,李先生选择了商家赠送的头盔,骑着车子走了,商家也很满意。

“我们调解的纠纷涉及商户和顾客之间的比较多。”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姚文庆向记者说,比如,有人利用政策调整期故意多买产品,然后进行恶意索赔,他们摆事实、讲法律,最终帮商户避免了损失。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4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伞塔路上的该调委会调解室,只见墙上张贴着调解流程。首先是当事人提出申请,其次进行纠纷登记,调委会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如果符合条件,紧接着选定调解主持人,并调查核实纠纷情况,拟定调解方案,主持人调解,最终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不成的移交有关部门或告知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谈及成立调委会的背景时,兴庆社区工作人员刘虎东说,伞塔路是陕西省最大的电动车销售集散地,各类纠纷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对企业经营、行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兴虎称,我省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年销量在140万台左右。其中,伞塔路附近的电动车代理商众多,并辐射全省2400多家经销商,他们的销量占了大多数。

基于此,从2023年年底以来,碑林区司法局、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和长乐坊街道等多方共同筹备成立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3月25日,调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消费维权纠纷、产品质量纠纷等矛盾纠纷多发、高发,如果仅仅依靠诉讼途径解决,不仅周期长、成本高,经营也容易受阻。”碑林区司法局长乐坊司法所负责人桑平表示,该调委会是顺应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需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碑林区司法局落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探索人民调解碑林“365”模式升级版的又一创新实践。行业调委会的成立,不仅填补了我省电动自行车行业领域调解组织的空白,同时也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更有效维护广大商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共建共治共享 幸福可感可及

当然,也有未调解成功的案例。顾客刘某骑着电动自行车找商家,表示自己车子的喇叭坏了。商家检查后发现,刘某的车子买了半年多了,喇叭保修期为3个月。如果更换喇叭,费用为70元。“我就没按过几次喇叭,怎么就坏了?”刘某对此表示不满。调解员表示双方各退让一步,不收手工费,按35元的出厂价格更换喇叭,刘某仍不满意。

近期,调委会已组织调解员开展调解技巧和业务培训,并向商户传授规范经营之道,教导销售人员如何避免与顾客产生争执,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同时,向消费者普及电动车知识,比如喇叭保修期等问题,以及出现问题时的维权途径。

市民张先生说:“第一次听说电动自行车也有调委会,这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是好事,有了第三方调解,更公平公正。”

“社区配合调委会,会向辖区居民、电动车商户广泛宣传调委会的作用和调解流程等。”兴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姚亚梅表示,希望能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让调委会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张兴虎称,行业协会将配合调委会收集行业信息,像各个品牌电动车常见质量问题、售后标准等,为调解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可感可及。桑平说,他们将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聚焦行业领域内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趋势,加力化解矛盾纠纷,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和平安碑林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姬娜 实习生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