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飞波)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与衔接性,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近日,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联合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举办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交流活动。
在公开课展示环节,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初中部文晓夏老师与小学部杨青老师,分别围绕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和六年级下册《我们爱和平》展开教学。两位教师紧扣社会与国际热点,创新采用课堂辩论赛、情景小话剧等互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政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生动展现了思政教学方法在不同学段的灵活运用,以及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方法和内容呈现上的差异与衔接。
在主旨报告阶段,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李彩玲以《多层次四认同体验式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为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深入阐述如何通过 “历史情景再现”“价值辨析研讨” 等模块设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在研讨交流中,参会教师围绕不同学段思政课堂的开展形式展开热烈讨论,明确将持续关注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强化协同育人机制。
在经验分享环节,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主任刘平英子、初中部思政课教师文晓夏,分别介绍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及中学思政课程建设成果,充分展示了学校近年来在德育工作和思政课程体系育人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小勇说,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学校希望以此活动为起点,常态化开展同课异构、专题研讨会、硕士跟岗实践等多元交流活动,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
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吕菲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深度融合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以实践教学、现场教学为着力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
活动期间,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还组织来宾参观了校外昌明路 “双拥示范街” 及校内 “丝路相望” 非遗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