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现场。
近日,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一中学第二届“音符华裳”音乐节举行。活动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为主题,展现了学校“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践成果。
开幕式:趣味互动点燃热情
音乐节开幕式上,6名学生主持人以中英文双语开场。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一中学校长杨省在致辞中表示:“音乐节不仅是才艺展示的舞台,更是学生探索自我、实践创新的课堂。”
开幕式现场,一场别出心裁的“毛绒玩具赠送”环节引发全场欢呼。数百只熊猫、皮卡丘等玩偶从舞台上抛向观众席,现场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本届音乐节,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成为亮点。初一年级教师团队身着嵌有AR技术的汉服登台,吟唱《诗经·小雅·鹿鸣》时,全息投影的白鹿从竹简中跃出,营造出跨越千年的诗意场景。初一学生表演的《洛春赋》中,舞者挥动水袖,虚拟牡丹随动作绽放,AI实时生成的画面与舞蹈完美同步。
高二学生的原创说唱节目融入秦腔元素,传统唱腔与现代节奏碰撞出独特魅力;时装秀《阳光赛道》则通过LED灯带运动服,诠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
师生共舞:打破讲台与舞台的界限
教师团队的参与成为这次音乐节的一大特色。初二年级教师表演的藏族舞蹈《格桑拉》,以优美舞姿传递高原文化;高一年级教师则联合机关工作人员,用活力四射的爵士舞《热辣时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最令同学们惊喜的是校长加入高三学生跳的机械舞《破晓弦震》队伍,荧光校徽投影在舞台,师生用舞步演绎宇宙大爆炸,这一幕赢得全场掌声。家长们纷纷鼓掌,感慨道:“校长和学生共舞,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美育实践:从课堂到舞台的成长
音乐节不仅是表演,而且是学科融合的实践平台。物理社团设计了舞台重力感应系统,美术组利用AI生成特效,语文教师为节目撰写了解说词。
后台的“黑科技”也暗藏巧思:AR试衣镜帮助学生快速搭配传统服饰,AI系统根据现场氛围调整灯光音效。技术组学生王晨睿表示:“课堂上学到的编程知识,这届音乐节全用上了!”
学科+美育:让每个学生找到闪光点
记者采访中,高一学生李煜晨说:“舞蹈成了我的解压方式。通过学爵士舞,我成长为自信的舞者。”音乐教师雷语说:“看到学生在排练中学会坚持与合作,这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杨省表示:“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学科+美育’融合,击剑队员在博物馆学习汉唐礼仪,编程社团用代码还原敦煌壁画。这些探索成效显著,学生不仅在联考中屡创佳绩,在市、区艺术、体育赛事中也斩获16项大奖。
本报记者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