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肥胖防控大会在广东佛山举行,与会嘉宾共议我国肥胖防控策略与实践。
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处(综合处)处长费佳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慢性病患病人数日益增多,超重肥胖作为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肥胖也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达50.7%;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19%,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10.4%,肥胖低龄化趋势日益凸显。
面对严峻肥胖形势,我国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防控: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倡导家庭配备“一秤一尺一日历”;加强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发布体重管理核心知识和体重管理技术指南、标准;推广体重管理中医适宜技术,提供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
健康生活方式是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的重要手段。在体重管理上就要“斤斤计较”,方能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17年,我国发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广技术指南和支持性工具,深入推进肥胖与慢性病的综合防控。
“通过体重管理的‘小切口’,逐步破解慢性病防控的‘大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副处长孙树学介绍,目前我国累计已有2896个县(市、区)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超98.0%。
新华社记者 李恒 顾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