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聚焦考古文物保护的年度大剧《护宝寻踪》在央视八套及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开播。作为首部以陕西汉帝陵为背景的电视剧,该剧由考古文保专家与影视团队联手打造,以“黑陶俑跨国追索”为主线,串联起两代考古人与文物犯罪团伙近20年的正邪博弈,开播即凭借硬核专业感与浓郁地域特色引发关注。
塑造了立体的“文保群像”
值得关注的是,剧集突破传统行业剧窠臼,塑造了立体的“文保群像”:既有扎根田野的青年考古人,在测绘、文物修复中诠释“与历史对话”的职业浪漫;也有文保稽查队长齐大仓(富大龙饰)等一线工作者,与文物贩子周旋的惊险智斗;更有村主任齐有粮(尤勇智饰)等普通群众,因对乡土的朴素情感加入护宝行列,全景式呈现“全民守护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
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护宝寻踪》获得陕西省文物局全程指导,主创团队历时一年深入走访陕西的大遗址和考古发掘现场,与文物稽查大队、公安系统文物案件侦查部门等参与文物保护、打击文物犯罪的一线文保工作者进行交流采访,挖掘鲜活的故事素材,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剧本创作。制作方邀请了多位专家全程指导剧本创作,在拍摄过程中,壁画揭取、文物修复的多位专家到现场指导演员表演。众多文物专家全程指导创作和拍摄制作,力求让剧集的制作细节经得起推敲考验,将考古文保的专业性、传统文化的审美性和大案侦破的逻辑性相结合,力图让观众深刻体会文物背后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文化价值,让作品具备独特的文化情怀和现实价值。
导演惠楷栋表示:“我们想用最朴实的叙事方式、最真实的镜头语言、最能打动受众的故事细节,向广大观众讲述中国文保人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也展现在探寻中华文明瑰宝过程中的无限魅力,为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一份贡献。”
陕派元素浸润文化底色
该剧将陕西地域文化融入叙事肌理,打造沉浸式“三秦体验”:剧中,陕西方言运用精妙。从文物缉查队长的豪迈话语,到小贩的特色吆喝,原汁原味的方言让角色立体鲜活,增强了观众代入感;关中四合院、青砖灰瓦的民居群落,搭配舞龙舞狮与社火表演的民俗场景,重现陕西乡村的烟火气息;羊肉泡馍、油泼面、肉夹馍等美食通过特写镜头“实力抢镜”……让观众在感受护宝惊险之余,沉浸式领略陕西文化的独特韵味。
本报记者 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