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生
立夏一过,气温由暖转热,万物加速生长。节气似乎也加快脚步,夏日的模样愈发清晰,不经意间已到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述:“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大致到了乳熟阶段,故称为小满最为恰当。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田里的麦穗沉甸甸的,在阵阵风中笑弯了腰。笑得那么憨厚,一如淳朴的农人,也应了欧阳修“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的诗境。灿烂的阳光尽情地洒在麦子上,麦芒正用太阳的金色涂抹,泛出一抹黄,犹如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用手指捏一捏麦粒,果实已经成形,胖嘟嘟的,淡淡的麦香味儿扑鼻,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在我的童年时代,此时正值青黄不接,我和小伙伴来到麦地,偷偷揪几根麦穗,放在手心里轻轻搓揉,将麦芒吹去,剩下的就是黄中带绿的麦稔了。几粒几粒地放到嘴里嚼,嫩生生、肉筋筋、甜丝丝的,带着清香。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节气安排着农事,忙是小满的节奏。此时正值养蚕时节,蚕很娇贵难养,温度、湿度,甚至桑叶的干湿等都影响蚕的生存,所以古人把蚕视作“天物”。童年时,我并不关心丝丝缕缕结茧的“蚕宝宝”,只知道挖猪草时去采桑果,专门挑紫黑色、大果粒的采摘,那滋味清甜可口。吃得大家手上、嘴边都是黑的,相互打趣,欢笑声在桑田里荡漾。我也不知吃了多少桑果,天快黑才回到家中,吃晚饭时,感觉牙齿发酸。
这时节应是绿肥红瘦了,蔷薇、牵牛花、三色堇次第绽放。楝树也进入花期,淡紫色的花密密匝匝,风中送来清苦的香,不由得想起了苦菜。《周书》上说,“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中“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说的就是苦菜。而“苦菜秀”也是小满“三候”之初候。把苦菜用开水焯过后凉拌,入口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继而清新鲜香、柔嫩爽口。小满后暑气开始侵蚀,苦是夏天的本味。顺应时节吧,不单单吃些香软的蚕豆、清甜的豌豆,还要吃点苦菜,正好清火消暑。
谚语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南方地区已进入雨水充沛的季节,雨不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而是疾风骤雨似的。豆大的雨点伴着一声声炸雷哗啦啦落下,来得急也走得快。草木摇头摆尾,沐浴生长,漫山遍野的绿愈加碧翠。红润润的杨梅缀满枝头,宛如一颗颗玛瑙,望一眼,唇齿间泛起一丝酸甜。水边的菖蒲褪去春天的娇羞,出落得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摇曳的芦苇正在疯长,密密的苇叶渐渐变宽,仿佛闻到粽子的清香。汩汩流淌的雨水,使原本清瘦的小河、小溪丰满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插秧做好了准备。
小满后面没有相应的大满,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睿智之处。从中可以悟到,小满蕴含传统智慧,充满谦逊哲理。《说文解字》解释道,“满,盈溢也。”因此,满是一种丰盈到能够溢出来的状态。在“满”字前加一个“小”字,便意味深长了。小满是小小的满,是留有余地的满,是满而不损、满而不盈。小满就像国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有种“意到笔不到”的魅力。小满好似在告诉我们“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小满不是自满,也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心中有憧憬、有期盼,脚下有力量、有进步,是奋进中的从容,是风雨后的欢喜。
天候正小满,小满而未满,夏日刚刚好。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中,我们应汲取人生的智慧,掌握小满的尺度,保持朴素、淡定、平和的心态。让小满中的绿意葱茏一夏,让小满中的智慧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