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荣)6月2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
据介绍,今年以来,陕西金融系统通过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落实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截至5月末,全省人民币存款余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5%,高于全国0.45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2478亿元;贷款余额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30%,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2620.56亿元。1至5月,全省新发非金融企业债151笔,发行金额1236.49亿元,有效发挥了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服务保障作用,为全省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省委金融办通过试点化创新实践机制,建立了《科技金融“五项机制”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制定并印发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的若干措施》,定期调度科技金融50条措施工作进展。目前正在推进西安科创金融服务硬科技改革试验区申建,做好科创金融改革试点政策承接准备。深化秦创原公司改革,百亿级的省级科创母基金即将设立。引导加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目前全省已批准设立科技支行14家、科技特色支行99家、科技保险支公司2家。探索建立“一链一行一保险”金融服务机制,研究建立“秦科保”科技保险补贴政策体系,全省保险机构为各类科技活动提供风险保障486亿元。截至4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635.42亿元,同比增长28.45%,远远高于全省平均贷款增速。
目前,我省科创板上市公司已有14家,数量居全国第11位。陕西抢抓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试点,被列为全国首批10个试点省份之一,成功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全国首个发行科创债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也是我省的企业。截至6月中旬,我省交易所科创债规模达到962.5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
5月末,陕西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30%,高于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620.56亿元。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配合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继续开展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贷款贴息工作,共向金融机构转送三批、44个项目清单,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针对民间投资项目的金融产品,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陕西省民营企业贷款持续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速,呈现出“增量、扩面、降本”的良好态势。
截至5月末,全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目前已落地“国补贷”1362万元。同时,持续提升外籍人员消费支付便利度,截至2025年5月末,全省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100%,全省累计发生外卡交易7.82万笔,金额1.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