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店吸引年轻消费者。
在西安的热门商圈,一个个以创意、限时、体验为核心的临时零售店铺悄然现身——它们往往在经营数天至数月后便迅速撤离,却凭借着这份“转瞬即逝”的特质,精准抓住了消费者的目光——这便是风靡当下的“快闪店”。
这些快闪店往往将文化IP、沉浸式体验与首发经济巧妙融合,以“限时惊喜”的独特魅力,成为激活西安消费市场的新引擎,为这座古城注入商业活力。
跨界联动解锁消费新场景
7月25日,在西安大悦城内,一场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快闪展正热闹进行。国家博物馆联名的凤冠冰箱贴在灯光下流转着鎏金光泽,“长安的荔枝”毛绒挂件被几位女孩举在胸前合影。
展厅内,不仅陈列着带有西安元素的文创手办、毛绒挂件,还有自主开发的原创IP与知名博物馆/艺术联名的文创产品。据负责人介绍,开展以来日均客流量超300人,周边产品销售额颇为可观。
“我们的产品就像一座微型‘移动博物馆’。”西美文创的吴店长拿起一款肉夹馍造型的钥匙扣,其表皮纹理复刻了兵马俑陶俑的质感,“通常有中年群体会专门来买青铜爵杯文创,说这比摆件更有艺术气息。”货架上,线条小狗IP与西安元素碰撞出的“城墙小狗”盲盒最受青睐,拆开时弹出的“西安城墙全景图”,让不少年轻人惊喜不已。
这样的IP快闪并非孤例。
今年7月,小马宝莉主题快闪店登陆西安某购物中心。粉紫相间的城堡造型门店里,除了售卖动画角色同款玩偶、文具,还设置了“魔法照相馆”,让消费者能留下与小马宝莉元素相关的珍贵回忆。
“场景+体验+消费”沉浸式体验升级
“快闪”已然成为当下“流量、消费力、年轻化”的代名词,带有年轻人追求个性和向往自由的圈层文化属性。毕竟,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潮流文化氛围感买单。
6月底以来,几家快闪店以不同姿态融入西安的暑期生活。西安大悦城负一楼的光影长廊里,捏着“面包小熊”解压玩具的年轻人与端详兵马俑文创的孩童相映成趣——这是Molynk捏捏面包坊快闪店的日常,也是西安今夏“快闪经济”的缩影。从7月4日到8月3日,这场西北首展的“捏捏乐盛宴”,正让古城的夏日多了几分“指尖上的惊喜”。
这家以“捏捏面包坊”为主题的快闪店,仿佛把童话里的甜品屋搬进了商场——货架上摆满了各式萌趣“捏捏”:超大号黄油小熊软得能轻松回弹,软萌的模样让人忍不住上手;MUNI熊十二星座系列“捏捏”印着专属星座符号,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必入款”。
市民胡欣欣的女儿告诉记者,之前在微博上了解过该系列产品,但在线上购买总觉得缺乏真实感,“今天来快闪店亲身体验捏捏,感觉比在网上消费更有价值。”
如今,西安的快闪店已从单纯的商品售卖升级为“场景+体验+消费”的综合体。这些快闪店精准抓住消费者情感消费需求,通过场景营造唤醒消费者的兴趣与共鸣。在这里,人们买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段独特的体验和回忆。
首店经济邂逅快闪店产生新效应
“首店经济”被视作商业市场新消费力和潮流性的“风向标”,西安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亮眼。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新开业各类品牌首店349家,2024年一季度,新增品牌首店超过40家。
今年暑期的小马宝莉快闪店,凭借“独家限定”成为焦点——店内推出的“快闪独家”小马宝莉挂件和友谊永恒卡,仅限西安门店发售,不少家长为集齐整套小卡,带孩子多次到店消费。
而西安大悦城的Molynk快闪店,作为品牌“捏捏面包坊”系列的西北首展,更是把“限定”玩出了新意:首发的“长安城墙造型捏捏”“石榴蛋糕捏捏”,将西安地标与美食元素融入设计,开业当天就卖出2000余个。
通过举办首发快闪等活动,不仅带动了商场客流量的增长,还拉动了餐饮、影院等周边消费。
业内人士表示,推出快闪店铺,是品牌进行引流宣传和市场试探的重要方式。高创意度与低维护成本是快闪店区别于常规零售店铺的特点,许多品牌借助这种低成本高流量的方式提升了品牌认知、打造品牌形象。
文/图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史婉婷 何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