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能煤业“生态微公园”。
走进黄陵矿业瑞能煤业,昔日矸石山已悄然换上新颜。自1989年投产以来,这块因长期排放煤矸石而生长在矿区腹地的6.38公顷的“黑色伤疤”,在瑞能人的努力下,化身成为一座承载着红色记忆与绿色生机的“生态微公园”。
曾经尘土飞扬、生态隐患重重的矸石山,通过分层覆土、修建挡墙、恢复植被的做法,在公司领导班子、矿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耕耘下,各类蔬菜扎根田垄、茁壮成长。不远处的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大棚引人注目,走进棚内,光照、浇水、通风等环境参数通过智能系统精准调控,为普罗旺斯西红柿、青线椒、小乳瓜等农作物创造了理想的家园,春夏秋冬皆有好收成。
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绿色科技园”带来了环境改善与食材供应降本的双重效益。据统计,这片焕发新生的生态区,每年可创造约80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从“生态隐患”到“绿色粮仓”的华丽转身。
走进“红色文化园”,30余座建筑被生态美景揽入怀中。这座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公园一经落成,迅速成为了开展党员教育的“热门阵地”,各级党支部纷纷在此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在微公园的绿荫下、雕塑旁讲党课、话初心,职工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凝聚奋进力量。
通讯员 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