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鸿
酷暑难耐,回乡下老家乘凉。
我家院子里有几架连片的葛藤成了气候,秀一地幽静,洒一地清凉,与四周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是葛藤林最热闹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提上小凳子或是小草席,往树下的草地上一放,人就一点一点蹭到葛藤架的浓荫里,或坐或卧,惬意至极。
蝉是伏天的使者,蝉鸣叫、伏天到,蝉声足以代表盛夏,没有蝉声的树林是寂寞的,没有蝉声的夏日是孤单的。夏日,在乡下老家陪老人听蝉,蝉声虽聒噪,却也有几分韵味。
日落西山,暑气渐渐消退。一股股凉风从湿润的河道吹来,拂去了白天的闷和闹,大人们在溪边、桥头乘凉闲谝。
夏夜是生命活跃的田野。月上柳梢,清逸缥缈,远望去,皎皎如画。萤火虫从潮湿的草丛中飞了出来,浑身发着光,一闪一闪地翩翩起舞,像一个个在黑夜中移动的小灯笼。渐渐地,萤火虫越聚越多,像满天的星星一样眨着眼睛,发出朦胧的泛绿的光。小孩子们忙着去捉萤火虫玩,欢笑声落一河滩。河边的杨柳树上仿佛嵌满了彩灯,溪水都变得忽明忽暗,光闪闪的。忙碌了一整天的村庄,夜色四起,静谧而安详。
暮色渐落,田野总响起此起彼伏的蛙鸣,一种亲切的感觉顿时涌上心间。只是母亲已故,父亲形单影只,坐在黄昏的藤椅上,凝眸闰六月流水落花。
夏夜,温柔的月光洒了一地,蛙声起伏,起承转合,“淹没”了村庄。青石小道旁,田间水沟里,微风起处,蛙声不绝,腾宕回旋。雨后浅浅的池塘里,蛙声如潮。蛙声浸染着野花的清香,披着皎月的光辉,越过阡陌大地,怀着对丰收的期盼,和着大地的脉搏,彻夜地歌唱,不知疲倦,宛若洒脱的田园诗人挥动文思,凝成华丽篇章。
夏季的乡村,最不招人待见的是蚊子。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多闲地,地里多沟渠,沟渠里多积水,因此蚊蝇滋生。记得课本上有清代沈复《童趣》文字:“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乡下的蚊子个头小、胆小,但叮人下嘴狠,常扰得人不得安生。无奈之中,只好盼望秋天的到来。
七月毛桃八月楂,九月板栗笑哈哈。夏日里的水果灿烂,是饭前饭后一道美景,好吃的东西要洗净可不要贪嘴哟。核桃本名胡桃,是西汉时由博望候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先在京都长安栽培,条件不宜,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茂密,挂果累累。商洛有“核桃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核桃个头不算大,皮薄仁饱、味美醇香、回味悠长。小时候,一到暑假,我们就找来一个大号洋铁钉子,做一把核桃刀,躲一偏僻的山沟,摘一兜鲜果,坐在小溪边,找块青石头,用核桃刀旋去青皮,取出果仁,剥去白衣,将鲜嫩的果仁放到嘴里细品,香甜浸入每一处毛孔。
一窗明月,家人围坐,三四碟时令小菜,几瓶啤酒,半夜家长里短,听取蛙声一片,老家夏夜颇显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