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生活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暑期一日三餐家长费心变换花样
孩子学做饭体验父母辛劳

小学生学做饭。(受访者供图)

暑假里,一日三餐如何“花样翻新”成了不少家庭的日常课题。

家长为孩子变着花样做饭

8月5日6时许,家住西安市农兴路的市民赵苗就出门买菜了。“早上的菜新鲜,娃想吃竹笋炒肉。我上班中午回不来,早上做好,到时候他热一下就行。”赵苗说,孩子放暑假,自己不仅起得比平时更早,而且还专门制作了菜单,红烧排骨、蚝油鸡翅、金汤肥牛等各种“硬菜”搭配醋熘西葫芦、白灼生菜等素菜,几乎顿顿不重样。

此前,赵苗也给孩子点过外卖,不过几天就吃腻了。“附近外卖看起来挺多的,其实来来回回也没什么花样,炒菜还得我自己来。”赵苗说。

家住西安市未央区的刘先生和妻子都在高新区上班,顾不上给孩子做饭,便接来孩子奶奶帮忙。作为“老西安”,油泼面、臊子面、酸汤面等各种面食,奶奶都能换着来。

孩子下厨体验父母辛劳

开学上六年级的李亦宸,这个暑假过得很有“烟火气”。最近他都是自己下厨做饭,并且表示“刷题刷累了,炒个菜还挺解压的。”

李亦宸的“厨艺启蒙”始于旁观。平时妈妈做饭时,他经常站在旁边看,有时候还会搭把手。暑假期间,他便开始试着自己动手,从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做起。

李亦宸说,第一次做醋熘白菜的时候,醋放得太多,硬着头皮吃完了,后来跟着短视频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学。上周五,他看着手机,从臊子肉丁、胡萝卜丁、土豆丁在锅里翻炒,到加酱油调色、添清水焖煮,再到煮好面条捞上来浇上臊子,成功做了一次臊子面。

如今,李亦宸已经能独立做一桌家常菜。上周末父母加班,他提前备菜、炒菜、蒸米饭,父母回来时,西红柿炒鸡蛋、蒜蓉油麦菜、红烧茄子三道菜已经上了桌。

李亦宸表示,体验下厨之后才知道,除了做饭过程本身辛苦,思考做什么菜也很费脑子,以后妈妈问自己想吃什么,再也不会说“随便”了。

鼓励孩子学做饭 安全放在首位

记者注意到,如今很多中小学生都在家里做过饭,有些学校还会布置相应的作业。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家长记录下了自家孩子做饭时的点滴,对自家孩子能够学着去做菜表示欣慰。也有家长担心孩子做饭时的安全问题,就怕“被烫到”“切到手”。

市民张女士说,她上学时跟妈妈学做饭,是先从洗菜开始,切菜则是使用专门的小菜刀,之后循序渐进慢慢学用小家电,现在教孩子做饭也是一样,先得保证安全。

“孩子在家里做饭挺好的,不过也要看年龄段,一般先让他们从洗菜、翻炒、放调料做起,或者教他们包饺子、做菜盒。孩子年龄小最好少动菜刀,现在网上有很多‘切菜神器’,可以先让他们用这个。”从事幼师工作的王书羽表示,她平时也鼓励自己孩子学做饭,让孩子知道一顿饭背后的付出,体会父母的辛劳,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本报记者 文晨